“中国发展航母?有什么用!”2017年那回,张召忠少将对着镜头掉眼泪的样子,好多人至今还记得。这位曾任国防大学军事后勤与战略教研部主任的老海军,研究了一辈子中国海军战略,哭不是因为航母造不出来,是哭这航母来得太晚了。晚到南海49个岛屿,被人占了不少便宜,晚到咱们在海上受了委屈,连个能硬气撑腰的“移动堡垒”都没有。那时候国内不少公知跳得特别欢,张口闭口就是“和平优先”“经济发展第一”,把“航母无用论”说得头头是道。有人甚至拿账本出来算,说造一艘航母的钱能盖多少所希望小学,能帮多少贫困县脱贫。还有人扯着“导弹时代”的幌子,说现在导弹能打几千公里,航母就是海上的活靶子,造出来纯属浪费资源。可这些人压根没琢磨过一个最实在的问题:没有航母护着,手里的钱、家里的岛礁、海上的航线,真能安安稳稳攥在自己手里吗?你知道山东舰造出来的时候,到底带动了多少产业吗?光配套企业就有1200多家,从东北生产特种钢的钢厂,到上海做电子元件的工厂,再到陕西造航空零部件的车间,几乎半个中国的高端制造产业链都被盘活了。说造航母费钱?它明明是给中国高端制造“练肌肉”的催化剂,是帮老百姓找饭碗的“印钞机”。就拿航母用的特种钢来说,以前咱们造不出来,得靠进口,人家还故意抬价卡脖子。现在咱们自己能炼出强度达690兆帕的甲板钢,不仅满足了航母需求,还反过来出口到其他国家,这就是航母倒逼技术升级的实实在在的好处。再说说2016年南海那事儿,现在想起来还让人捏把汗。当时美国借着“南海仲裁案”的由头,一下子派了两艘航母过来——“里根”号和“斯坦尼斯”号,带着150多架舰载机,耀武扬威地开到南海门口,摆明了是想给咱们施压。那时候咱们的辽宁舰刚服役没几年,还在磨合阶段,没形成完整的战斗力,只能派几艘052D驱逐舰、054A护卫舰组成的编队硬扛。那种时候,你跟人家讲“和平谈判”,人家根本不搭理你;要不是咱们的海军将士抱着“宁可前进一步死,绝不后退半步生”的劲儿顶着,南海的局势真不知道会往哪走。还有人嘴硬,说“现在导弹这么厉害,航母就是活靶子”,这话听着好像有道理,可实际根本站不住脚。你以为航母是孤零零在海上漂着的?当然不是。一艘航母出门,身边跟着的都是“保镖”:055大驱负责防空反导,连弹道导弹都能拦。054A护卫舰盯着水下,反潜范围能覆盖几百公里,潜艇想靠近都难。还有核潜艇在水下警戒,形成一道看不见的防线。再加上歼-15舰载机,作战半径能到1200公里,配上预警机在空中盯着,整个编队的防御圈能罩住上千公里的海域。想打航母?先突破这几层防御再说,这些年美国航母战斗群走遍全球,也没见哪个国家真能把它当成“活靶子”打。那些当年喊“航母无用论”的公知,现在也不怎么说话了。因为事实就摆在那儿:有了航母,咱们在南海的话语权更硬了,渔民在自己的海域打鱼,再也不怕别人随便驱赶。张召忠当年哭,是因为他懂海军,懂没有航母的苦——从甲午海战的屈辱,到建国后只能靠小炮艇守护近海,中国海军受了太多委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