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汽车上“老赖”名单,不只是品牌危机,更是新能源淘汰赛的前奏 8月11日,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披露:哪吒汽车的母公司——合众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因为违反财产报告制度,被广州市海珠区人民法院列为失信被执行人,且“全部未履行”。这意味着,在法院要求其如实申报财产状况时,哪吒并没有按规定配合。 我得先说清楚,“失信被执行人”不等于马上破产,但这是对企业信誉的重击。在商业世界,信用就像发动机机油,一旦缺失,运转虽能继续,但风险大幅上升:融资难度增加,合作方谨慎观望,供应链可能延迟,最终传导到消费者头上,就是售后变慢、零件涨价、二手车贬值。 我有个朋友去年运营网约车队,本来准备批量买哪吒U,理由很简单——便宜、续航够用、配置全。但他现在直接暂停计划,因为担心两三年后,车还在,公司可能已经变了样。这就是信用问题的连锁效应。 我们看下背景:合众成立于2014年,注册资本28.37亿元,股东结构多元,有南宁民生新能源产业投资合伙企业、北京华鼎新动力股权投资基金等。按理说,这些投资方并不弱,但新能源市场的竞争,比想象中更凶残。 2023年以来,特斯拉多轮降价,比亚迪几乎月月推新,小米强势入局,连油车巨头也加速电动化。对于哪吒这样的“中腰部”新势力,生存空间被两端挤压——上有高端品牌卷技术卷品牌,下有低价车型卷价格卷规模。销量虽然还在,但毛利率常年偏低,现金流压力大。 更要命的是,新能源车不是一次性买卖,而是长期服务关系。一旦企业经营出问题,售后和配件供应就会受影响,这种风险对个人消费者来说很难对冲。行业里已经有过案例——威马、拜腾等品牌,在经营危机爆发后,用户手里车的价值瞬间缩水。 我个人认为,这件事是新能源淘汰赛的信号之一。过去五年,新势力靠补贴、融资和“故事”冲销量,但真正能穿越周期的,必须具备三点:稳健的现金流、可靠的供应链和长期的售后承诺。 如果你正在考虑买哪吒,我的建议是:先不急签合同,看看后续这件事的处理情况。毕竟,买车是一次长达数年的“合作关系”,而不是冲动消费。品牌的技术和价格很重要,但信用和经营稳定性,更是不能忽略的隐形指标。 ——车可以慢慢挑,但信誉塌一次,很难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