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对比就没有差距!
理想L6:72小时,订单突破10000台。 问界M7:1小时,大定突破6000台。 问界M8:72小时,大定突破44000台。 小鹏P7:6分37秒,小订突破10000台。 小米SU7:4分钟,大定突破10000台。 小米YU7:1小时,大定突破289000台。
真是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看来最猛的还是小米,也不要觉得小米yu7这个订单量有水分,当初网上不也是有一堆人说su7订单量太假,如今一年多过去了,马路上见到小米su7的概率比见到奔驰E级的概率还要高,所以说yu7出现这种现象的速度会更快,再过三五个月,马路上大街上就可以经常看到yu7了。
不过目前来看,只做纯电车的新势力车企都在亏钱,小鹏亏钱,小米亏钱,蔚来亏钱,也就只有特斯拉赚钱。而做增程汽车的新势力车企,基本上是赚疯了,比如理想去年净利润80多亿,赛力斯接近60亿,最近赛力斯还说预计今年第二季度净利润是17亿到32亿之间,侧面说明问界销量很猛。有一说一,在高端新能源市场,没有一个自主品牌是问界的对手,赛力斯在35万到60万之间的SUV新能源市场,基本处于无敌寂寞状态,就算把bba拉过来对比,同价位问界销量也是领先。
国产电车这几年进步很大,合资车价格和三年前相比,确实打骨折了,之前A级车敢卖我们16万,B级车卖我们20万以上,bba的C级车卖我们50万以上,就知道当初这些外国车企究竟赚了我们多少钱。合资车都在以价换量对抗国产新能源,但效果甚微,比如路虎,捷豹,韩系车,法系车,现在都没人提了,美系车就剩下特斯拉有点名气,日系车只有丰田还有一定销量,本田和日产已经处于硬抗阶段。德系车销量还不错,但bba销量下滑严重。另外保时捷、宾利、劳斯莱斯等超豪华汽车,销量废了,关注度也没了。对于全球汽车产业,确实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变化真快。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