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驾驶这事儿现在真是热闹得不行,可您知道吗?最近有个调查把人都吓一跳——每10个开新能源车的司机里,就有4个承认在高速上开着辅助驾驶睡过觉。这事儿听着玄乎,其实背后全是车企、技术和咱们普通人的心理在较劲呢。

您看那些汽车广告就明白了,车企们恨不得把辅助驾驶说成变形金刚。去年有家车企拍宣传片,故意把57次系统警报声给消了音,搞得跟真能自动驾驶似的。更绝的是某品牌搞了个"用户共创",说白了就是让消费者当小白鼠测试还没成熟的技术。美国人做过实验,那些广告打得越玄乎的车,司机撒手不管的概率直接翻三倍多。这不就跟玩吃鸡游戏似的,明知道是虚拟的,玩久了真以为自己是超级战士了?

说到技术短板,去年深圳高速上那起追尾事故就是个活教材。当时雷达把静止的大货车认成了移动目标,110码的速度直接怼上去,就跟蒙着眼跑步似的。还有更邪乎的,有家车企的方向盘震动提醒设了个7赫兹的频率,这玩意儿跟人打瞌睡时候的脑电波正好对上,开着开着真能给人震睡着喽。德国专家做过测试,用现在市面上这些辅助驾驶系统,两小时就能让司机警觉性掉四成,这要开长途可真要命。
法律这块儿也是漏洞百出。去年国内有个案子,司机开着辅助驾驶出事,车企愣是拿说明书第47页的免责条款躲过去了。您猜怎么着?法院还判司机全责,理由居然是眨眼频率不够高,没好好盯着路。现在维权也难,十个事故里头有八个找不到完整数据,就跟手机死机没保存文档似的,想讨说法都没处说理去。
最要命的是现在网上那些视频,动不动就是司机在车里平躺睡觉,播放量几十亿次。可没人告诉你这些视频都是专业司机在封闭场地拍的啊!大伙儿看多了真以为能这么玩,就跟以前谣传手机充电能爆炸似的,传着传着就成真了。有专家说,只要看见三辆车里有司机撒手开车,自己跟着学的概率直接翻倍,这不就是典型的"要死一起死"心理吗?

说到底,解决这问题得三管齐下。技术方面得学某迪给车装上生命监测系统,就跟飞机黑匣子似的;法律这块得学欧盟新规,广告吹的牛必须跟实际功能对上号;最关键的还是咱们自己得明白,再智能的车也不是钢铁侠,方向盘该握紧还得握紧。别让科技发展成了马路杀手,那可真就得不偿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