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克君威直降10万,这波操作,到底是天上掉馅饼,还是车市要崩盘了?
要说最近车圈最热闹的事儿,莫过于别克君威的“跳楼价”了。
原本冲着合资B级车去的消费者,现在点开手机一查价格,呦呵,直接惊掉下巴——指导价19.68万的车,现在12万多就能开走,这优惠力度,简直堪比“买一送一”!
但你细品,这背后真就只是单纯的“让利大酬宾”? 事情没那么简单。
通用汽车的“弃车保帅”大戏?
业内人士分析,这波降价,其实是通用汽车在下一盘大棋。
说白了,人家要搞新能源转型了!
为了给未来的电动车铺路,先把燃油车库存清一清,君威不过是“牺牲品”罢了。
这事儿可不是空穴来风。
你想啊,现在新能源汽车势头这么猛,传统燃油车销量下滑是趋势。
通用汽车肯定得赶紧调整战略,把重心放到电动车上。
那库存怎么办?
只能降价卖呗!
内部消息也佐证了这一点。
据说,2023年下半年,别克君威的销量就不是很理想,经销商手里的车都快堆成山了。
为了回笼资金,完成厂家指标,只能忍痛割肉,搞一波“以价换量”。
上海某别克4S店在2023年12月就曾私下抱怨过,库存压力山大,急需现金流。
而且,你再看看工信部最近曝光的新君威申报图,搭载1.5T混动系统,纯电续航超过100公里。
这不就是明摆着要转型新能源吗?
老车主哭晕,新车主乐开花?
这边厂家在“战略转型”,那边消费者可就炸开了锅。
尤其是那些刚买了君威的车主,肠子都悔青了。
就说老张吧,2022年买的君威1.5T中配,落地花了17万多。
结果现在刷到4S店直播,同款车标价直接贴着13万喊。
你说他能不郁闷吗?
这钱,说没就没了!
也有心态好的。
95后程序员小林就是个例子。
他提车三个月,花7万块改装了音响和气动避震,玩起了姿态。
在他看来,早买早享受,省下来的钱够自己折腾了。
这年轻人,心态就是好!
也有理性的声音。
从事汽车媒体的小王就建议大家,抄底老款虽然划算,但新款马上要换装30英寸曲面屏和电子怀挡,科技感直接拉满。
算一算三年后的残值,可能还不如直接买新款划算。
国产车:人在家中坐,锅从天上来?
君威降价,最难受的可能还是国产车企。
本来大家都在15万左右的市场厮杀,结果你合资品牌突然来这么一出,直接把价格拉低到12万。
这还怎么玩?
郑州车展就上演了戏剧性的一幕:原本在比亚迪展台谈价的客户,接到别克销售电话后,扭头就走。
这场景,想想都尴尬!
国产车企也不是吃素的。
为了应对挑战,他们也开始“秀肌肉”,纷纷下放配置,增加赠品,延长质保。
长安某4S店经理就透露,现在客户进店就问“有没有比君威多三块屏幕”,逼得他们把展车中控台全换成三联屏。
你品,你细品,这内卷的程度,简直超乎想象!
二手车商:躺着也赚钱?
这边新车市场打得火热,那边二手车商也跟着沾光。
他们专门开辟了“捡漏专区”,低价收购准新君威,然后稍微加点价就卖出去。
这波操作,简直是躺着也赚钱!
要知道,去年上牌的准新君威,现在收车价直接砍四成。这中间的利润空间,可想而知。
合资品牌:几家欢喜几家愁?
君威降价,就像一颗石子扔进了平静的湖面,激起了层层涟漪。
除了国产车企,其他合资品牌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日系品牌还好,靠着省油耐用的口碑,还能勉强支撑。
但法系品牌就惨了,原本就靠着设计感吸引眼球,现在直接被价格战打到了墙角。
大众、丰田等品牌也开始坐不住了,纷纷推出一些优惠政策,希望能稳住市场份额。
最后的赢家是谁?
这场降价风暴的最终受益者,还是咱们消费者。
当合资车放下身段,当国产车全力突围,咱们就能以更低的价格,买到更好的车。
但话说回来,价格战终究不是长久之计。
想要在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还得靠技术创新和服务提升。
这场“君威降价风暴”的结局,到底会是皆大欢喜,还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让时间来告诉我们答案。
车市这潭水,是越来越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