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运,为什么车圈这么喜欢用魔门塔?
这是目前看到的把Momenta 系统性优势说的最清楚的文章了,大家可以一起看看。感谢知乎的February。
---
1.比它便宜的,没有“全球上车”能力大疆卓驭、轻舟智行确实便宜,10TOPS 以内就能跑高速 NOA,报价低到让采购部流泪。但一看量产清单:清一色本土新势力,最多出口东南亚。欧盟 GSR 2024、北美 FMVSS 127、甚至韩国 K-NCAP 的法规场景,他们连测试用例都没建完。Momenta 的秘诀是:把法规场景当成模型训练集,而不是交付后补补丁。 结果就是——同一代码主干,欧标/美标/中标三份标定,一套 OTA 全推。主机厂爸爸们直接省了一个海外标定团队的钱,这才是真便宜。
2.算法跟它同档的,不卖“裸奔”方案华为 ADS 4.0 是很香,但人家要打包 MDC、电驱、甚至鸿蒙座舱,智驾只是车 BU 全栈里的钩子。传统合资车企一看: 我是来买大脑的,你非让我换脊椎?Momenta 这边直接甩出 “算法+中间件+参考硬件”的三明治交付,SOC 你爱用高通 8620 还是英伟达 Orin 随你挑,连激光雷达都给你留好接口,不绑架任何 Tier-1。在合资车企眼里,这叫“政治正确”。
3.号称技术更强的,看不上 L2+ 的锅L4 四小龙(小马、文远、AutoX)天天秀无人化 Demo,估值一个比一个魔幻。但他们要的是 “全无人+运营分成”,整车厂只想 “低成本+可量产”。Momenta 聪明就聪明在:把 L4 的算法蒸馏到 L2+ 的算力里,用“影子模式”回传 corner case,再反哺 L4。 一边赚车企的量产钱,一边攒自己的无人化数据。 L4 公司们现在回头想抢 L2+ 市场?晚了,Momenta 已经用车企的钱把路跑成了护城河。
4.合资车企的隐藏需求:别让我背锅最后说个不能明讲的: 合资车企最怕出事,更怕背锅。 Momenta 从今年开始给所有量产项目加了两道保险:每帧决策链路可回溯关键场景提前 48 小时云端预警 采购部私下说: 选 Momenta,出事至少能甩锅给算法供应商,内部汇报 PPT 好写。总结一下:不是 Momenta 多完美,是对手们要么没护照、要么太强势、要么不屑赚钱。 在“既要又要还要”的合资车企眼里,它刚好是那个“全能乙方”。
大v聊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