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威马汽车即将复产?老车主喊话新股东:先恢复车机网络

时隔两年零八个月,停更已久的威马汽车官方微信和官方微博突然又“活”了。

9月6日,威马汽车通过官方微信公众号和官方微博账号发布《致供应商白皮书》(简称《白皮书》),宣告在重整投资人和新股东——深圳翔飞汽车销售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翔飞”)的努力下,计划今年9月在温州基地恢复威马EX5和E.5车型的量产,到今年底保底生产1万台,力争2万台,并公布了2025年至2030年的“三步走”发展规划。

对于威马汽车的复产计划,虽然业内充满诸多疑问,但大多乐见其成,一些威马汽车老车主更是从中看到了希望,“是不是停用已久的车机网络很快又能恢复了?”不过,也有业内人士担忧:深圳翔飞和深圳宝能集团密切相关,而后者身同样面临着债务压力和经营挑战,面对当前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激烈竞争,威马汽车能否获得足够的资金支撑也要打个问号。

“新威马”计划5年后挑战年产100万台

在《白皮书》中,深圳翔飞公司透露,根据2025年4月份上海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批准的重整计划,该公司已全面接管威马汽车的四家核心公司,成为它们的重整投资人和新股东,正全力以赴推动威马EX5和E.5车型在温州基地的复产。

《白皮书》阐述了“新威马”在未来5年的三步走发展规划:在复兴阶段(2025-2026年),计划今年9月复产EX5/E.5车型,确保年产销1万辆,争取实现产销2万辆,同时布局泰国KD工厂,开拓东南亚及中东市场,2026年计划量产10万辆;发展阶段(2027-2028年)争取年销量从25万辆跃升至40万辆以上,同时量产高阶辅助驾驶车型,并通过AI赋能研发、生产、营销全链条,启动IPO筹备;跨越阶段(2029-2030年)计划在2030年挑战产量100万辆、营收1200亿元的目标。

未来5年,在产品规划方面,“新威马”将坚持纯电与增程两大技术路线,计划推出10款以上新车型,适配全球市场多样化需求。车型图谱将涵盖从A00级到C级的轿车、SUV、MPV和跨界车等各类别,并通过不同品牌实现差异化定位。

在营销方面,将针对不同用户和细分市场,拓展置换、大客户、网约车、出口等不同市场,并以直营销售店、交付中心、社区加盟店、经销店等不同网络形式覆盖国内所有市场。

回应关切:复产准备获得多方支持

在国内车市急剧“内卷”的当下,拜腾、高合、哪吒、极越等众多造车新势力车企先后因为资金链断裂而倒下,截至目前鲜有一家倒闭车企能顺利重组,如果威马汽车能够真的顺利复活,倒不失是个好消息。

但对于业内人士来说,这份“新威马”的发展规划要想真正落实,还有很多困难等待克服:比如在供应商历史债务未全部厘清的情况下,如何说服他们继续加入复产供应链;停产近三年,温州工厂的设备、人才都需要重新调配,技术研发更是停滞已久,如何确保一切都能如期达到复产要求;面对近乎归零的营销网络,如何重新建立销售、服务网络,如何树立投资人的信心?还有就是,实现上述任何一切都需要大量资金投入,钱从哪里来?

针对上述疑虑,《白皮书》也描绘了“新威马”给供应商带来的增长、盈利和长期合作机会,并回应了供应商的关切。深圳翔飞表示,初期计划投资10亿元,主要用于设备升级、供应链恢复和产品开发等;供应链团队已完成对215家历史供应商的联诺,解决高风险问题。绝大多数供应商已表态愿意与新威马共同发展,极少数供应商的历史遗留问题也正在积极解决中;温州基地的设备设施、生产、运营团队正在紧锣密鼓进行复工复产工作,已在2025年8月份恢复具备量产能力;在销售端,重启经销商网络所建立的海外市场已经获得明确的订单。

《白皮书》还披露,深圳翔飞已从全国各基地调配并组建了一支143人的专业团队,其中包括78名翔飞员工和55名前威马员工,并正在加快招聘,目标是建立400人的核心团队,确保新威马汽车具备快速恢复企业经营的能力。

此外,《白皮书》还表示,威马汽车的复工复产获得了上海、温州两地政府的大力支持。温州市有关方面已成立专项工作组,协助协调浙江本地供应商资源,促进合作并解决历史问题。在融资方面上,深圳翔飞正与温州本地金融机构对接融资,为生产运营提供资金保障。

老用户喊话:赶紧恢复车机APP网络

今天下午,翔飞汽车/新威马项目组在威马汽车官方网站挂出了网站升级公告,并给出了上述《白皮书》的下载按钮。

在这一“复产”计划公布后,在威马汽车的老用户中引发广泛关注。不少老车主在威马汽车官方账号里留言,称赞威马汽车的质量不错,续航也很坚挺,希望尽快恢复售后网络,“都两年没做保养了。”

一位威马W6车主说,没想到还能看到威马复活,“22年买的W6,23年就没有售后了,现在我的车机还是内网,没法程控,啥时候W6帮忙恢复一下。”

从留言看,车主们最集中的诉求是,希望新股东抓紧恢复车机网络,让QQ音乐等外网APP可以继续使用,同时尽快恢复服务网络,让车辆有地方保养。

对于此次复产计划,也有车主表示不看好,“品牌信任一旦倒塌,再难重新建立。”“白皮书里明确提及了要复产EX5和E.5车型,这两个车型其实已经落后市场很久了,所以即使量产了也会变成网约车。”

“宝能系”能否带领威马复活?

和“新威马”的宏伟计划相比,接盘威马汽车的新股东“深圳翔飞”其实也是此次舆论关注的焦点。这家突然出现的公司来自何方,有什么背景?它靠什么让一家背负巨额债务的新势力车企复活?

让人意外的是,通过股权穿透,人们发现深圳翔飞与宝能集团的关联相当密切。后者曾在2015年与万科上演“股权大战”,差点成了万科的控股股东。2018年,宝能集团以66.3亿元收购了观致汽车51%的股份,成为后者的大股东;此后,宝能又接手长安标致雪铁龙在深圳的生产基地(后更名为宝能汽车深圳工厂)。

天眼查显示,深圳翔飞成立于2023年9月,注册资本1亿元,法定代表人与实控人是黄晶。而黄晶同时也是昆山宝能汽车有限公司的实控人。昆山宝能汽车有限公司目前正在运营一个乘用车品牌悠宝利。今年6月,悠宝利官方账号宣布,首批“悠宝利A3”小型电动车从宝能汽车深圳工厂下线。

昆山宝能汽车销售有限公司的高管张晓则是宝能新能源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的董事,同时还在宝能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昆山宝能汽车销售有限公司等多个公司任职。

从层层股权关联看,深圳翔飞可能最终指向宝能集团。可以证实这一推测的是,9月6日,宝能汽车官方微信账号(宝能汽车BAO)也转发了《威马汽车:致供应商白皮书》,进一步证实威马汽车复产的背后有宝能集团的身影。

尴尬的是,宝能汽车已12次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涉案总金额超3621万元;3次被列为限消令对象,涉案金额达2.7亿元;另外还存在37起股权冻结。

在这样的背景下,威马汽车能否在宝能汽车的带领下实现5年后挑战年产100万台的目标,恐怕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