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最近栽的跟头,不大,却真疼——把自家的枭龙战机技术教给了土耳其,想着拉兄弟一块干,结果人家学了手艺,转身就抢走了印尼那笔原本稳到不能再稳的大单,千亿级订单,飞了。换来的只有一个冷冰冰的事实:防务合作,不是交朋友,是喂狼养虎。 2023年,巴基斯坦和土耳其一拍即合,决定在枭龙战机项目上合作。巴基斯坦想着,自己掌握了枭龙的生产线技术,和土耳其合作既能分摊成本,又能拓展市场,双赢的事儿啊。 这合作才两年不到,6月土耳其突然宣布和印尼签了个100亿美元的大单,要卖48架KAAN战机,还承诺在印尼建总装线,搞技术转让和长期培训。这可把巴基斯坦给气坏了,因为印尼原本是他们的“囊中之物”啊。 土耳其这主儿压根没安好心,拿到枭龙那点技术后,电子系统、气动设计这些核心玩意儿直接照猫画虎抄了个遍,就连KAAN战机的航电系统都特意拾掇了一番。 虽说现在KAAN用的还是美国F110发动机,但土耳其自家的涡扇发动机TF-6000正憋着劲儿研发呢,听说明年2030年就能往飞机上装了。 巴基斯坦这边不光100亿美元的订单泡了汤,手里的技术还平白给了人,以后在国际市场上,指不定KAAN战机就得跟枭龙实打实抢饭碗。 他们和土耳其的合作协议里,根本没写禁止土耳其用技术去竞争其他市场的条款。土耳其现在有欧盟和俄罗斯撑腰,巴基斯坦就算想抗议,也没啥底气。 就算合作的时候说得天花乱坠,人家政策一变,说翻脸就翻脸。而且,有些中企自身也有问题,像中亚石油公司,之前在国内就因为违规被罚过,管理和诚信都有瑕疵,这在海外很容易被放大。 土耳其为了短期利益,牺牲了长期合作;巴基斯坦在风险评估上没做好,吃了大亏;国际势力的介入,又让这事儿变得更复杂。巴基斯坦这次算是明白了,以后再和别人合作,可得多长个心眼儿,别再把“家底”轻易交给别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