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1976年,毛主席去世,当华国锋赶到中南海时,毛主席已无呼吸,情急之下,华国锋迅

1976年,毛主席去世,当华国锋赶到中南海时,毛主席已无呼吸,情急之下,华国锋迅速下达了一项命令,而正是这个决定,令后人感激不已。   1976年是一个多事之秋,毛泽东等多位国家领导相继病逝。9月毛泽东离世后留下一个谜题,他是否留下过什么重要话?但身边的工作人员称,最后的一段时间,毛泽东已经陷入昏迷,根本没办法说出一句清楚的话,更不可能留下什么指示。   但奇怪的是,就在他去世后不久,社会上就出现一个传言,说他临终时曾经制定过一个重要方案。一些媒体和报刊还将此当做新闻发出来,引起了轩然大波。   早在年初周恩来去世后不久,就有人搞了个通知,宣布说叶剑英生病,要离开现任的工作岗位。其实那个时候叶帅身体很健康,很显然这个这伙儿人想要借此夺权。   但事与愿违,因为叶剑英在军队中的声望很高,他们的阴谋没有达成。此时的华国锋正在中南海,他已经敏锐的意识到了情况有异常。他很快和叶帅碰了头,两人一起分析了眼前的局势,并研究应对措施,比如对某些危险分子进行隔离审查。   时间来到国庆节,华国锋突然召集外交部的重要人员,开了一个短会。他说到乔冠华提交的一份在联合国大会的发言稿,其中有几个关键错误,毛泽东的原话是“照过去方针办”,但演讲稿中说的却是“既定方针”,显然与事实不符。但此时华乔冠华已经启程去了联合国,华国锋担心这件事情会造成不良的影响。   当时有人就很奇怪,其实“过去方针”跟“既定方针”这两个用词并没有多大的差别,为什么华光峰要这么紧张呢?   华光峰回答说,他清楚记得,毛泽东是在4月接待外宾期间提到的“过去方针”,当时因为毛主席口齿已经不太清晰,担心别人听不清,就专门让华国锋用纸笔记录下来,所以华国锋的印象特别深刻。   当时的情况是,华国锋向毛泽东汇报工作,两人谈到了当时手握重权的四个人。华国锋有些为难地说,他们不听我的话,很多命令他们不肯执行。毛泽东安慰他说,你照着我的意思办。这样的情况之下,他指示华国锋写下了“照过去方针”这句话。   那些居心叵测的人,就是故意将这个概念偷换,把他们做的很多不是毛泽东本意的事情,扣在毛泽东头上,拿着这把子虚乌有的“尚方宝剑”,就可以获得想要的政治资本。华国锋的这番讲解让身边的工作人员背脊发凉,这才意识到这些人的用心多么险恶。   10月6号这天晚上,华国锋和叶剑英等人在怀仁堂碰了头。他们已经跟政治局同志通了气,并决定就在今天行动,把那些祸国殃民的人彻底揪下来。华国峰向工作人员交代, 一定要保证机密,还要迅速控制住电台和电视台,避免引发社会混乱。   当时的情况万分紧张,负责到电台执行任务的同志叫耿彪,华国锋问他是否需要一把配枪,被他拒绝了。耿彪提出了一个请求,为了保障行动顺利,必须有领导签发的命令,不然自己不好行事。   华国锋听后表示同意,便写下了一道临时手令,交给了耿彪。手令是写给广播局局长的,让他听从耿彪的安排,将电台的一切事务全权交予对方。   为什么要特别控制住电台等新闻单位,因为这些媒体部门都被那伙人控制了。领命之后耿彪一行人便出发,事情进行得很顺利,导致后来有人传言他是带着军队行动的。顺利的原因很简单,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伙人早就是人心尽失,那还能得到拥护呢。   据耿彪回忆,第一批抵达电台的人员,连他在内只有3个,因为人手实在是太少,他又打电话到中联部,希望再增加一批人手。他们首要的任务就是审查之前制作好的节目胶带,看看里面是否有违规的内容。   由于工作重时间紧,他们连续几天都留在广播大楼内。在办公室里临时搭了几个床,还得轮流休息,几日几夜衣不解带,吃饭休息都保持着战斗状态,不敢丝毫放松。   要知道在当时的环境下,如果电台出了问题,不仅是国内会乱,国际上那些反华势力也会闻风而动,那国家就真的危险了。   到了14号这天,终于传来振奋人心的消息,这个作恶多端的小团体被彻底粉碎,人民取得了最终的胜利。在这一件事上,华国锋那道果断的命令起了很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