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3年,19岁的丁玲爱上了老师瞿秋白。不料,瞿秋白却娶了她的闺蜜王剑虹。54年后,丁玲轻轻一笑,对儿子说:“其实,秋白更爱我。” 这是一段扭曲的“三角恋”,丁玲、翟秋白、王剑虹,三人是“师徒”、是朋友、是闺蜜,结果却演变成了一段虐恋情深的“狗血戏码”。 最终,这段三人行,以丁玲主动退场作为终结,可没想到,在与翟秋白分开之后,丁玲又同时爱上了两个男人,甚至在后续,“三人同居”也成了“常态”…… 丁玲,出生在一个传统且还算富裕的家庭,父母二人是两个“极端”,父亲是“守旧派”,思想顽固,崇尚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因此在丁玲小小年纪时,就为其定下了一桩婚事儿。 丁玲的母亲,思想较为开明,主张女儿勇于追求自己的幸福,对于丈夫为女儿定下的那桩包办婚姻,丁玲的母亲一直不满。 后续,随着丁玲接受到了新思想,她开始愈发抵触包办婚姻,因此决定逃离父亲,逃离那个让自己备受困扰与压抑的家庭。 但仅靠丁玲一个人,是无法做到了,母亲便成为了丁玲逃离原生家庭的“助手”。 1922年,丁玲前往上海留学,准备忘掉自己的过去,在上海迎来一个崭新的自己,没想到,却遇到了那个让自己疯狂心动的男人——翟秋白。 彼时的丁玲还是情窦未开的少女,见到翟秋白的那一刻,丁玲的脸颊羞红,眼神闪躲,想要看翟秋白,却又十分羞涩,只能偷偷瞄一眼,那个时候,丁玲不知道,她已经爱上了翟秋白。 翟秋白长相儒雅俊逸,穿着一袭长袍,戴着一副眼镜,高高瘦瘦的,独处时,气质有些清冷,与众人相处时,又温文尔雅。 这样的翟秋白,无疑是丁玲少女时期遇到的第一个疯狂心动的男人,尤其是二人虽然是师生关系,经常一起谈论文学,交流学术,久而久之,翟秋白对于眼前的女孩儿心思也发生了转变。 丁玲爱上了翟秋白,可她却缺乏勇气,幸运的是,翟秋白充当了较为主动的角色,为丁玲写下了甜言蜜语的情诗,在诗中,翟秋白称赞丁玲是安琪儿,更有着一颗赤诚之心。 然而,当二人捅破最后一层窗户纸的时候,丁玲却发现了“不对劲儿”,她在一些信件中,看到了好闺蜜王剑虹写给翟秋白的情书。 王剑虹算是丁玲前往上海平民女子学校深造的指路人,如果不是王剑虹,丁玲或许根本没有机会认识翟秋白。 这一惊人的发现,让丁玲心中很是迷茫,一边是自己挚爱的男人,一边是自己深交的好友,如果自己选择了爱情,一定会与王剑虹“决裂”,一想起这个选择,丁玲就觉得自己肝肠寸断,喘不过气。 思来想去,丁玲做出了勇敢的决定,她站在爱情和友情的十字路口,最终选择了退出,与翟秋白分开,成全好友与翟秋白的爱情。 丁玲是一个敢爱敢恨的人,也正验证了翟秋白夸赞她有“赤诚之心”那句话,丁玲的勇敢退出,保住了那段持续多年的友情,但对于丁玲而言,爱情其实也同样重要。 丁玲十分优秀,当时追求他的男生数不胜数,少了一个翟秋白,或许还会有许许多多的“翟秋白”,而丁玲爱情的发展走向也确实如此。 丁玲在创作期间,认识了青年编辑胡也频,二人对文学有着同样的追求,又同样优秀,走到一起,也是顺理成章。 可没想到,丁玲的“情史”竟然会如此丰富,在二人还算深厚的感情中,突然出现了另外一个男人,男人名叫胡雪峰,更令人震惊的是,丁玲在与胡也频在一起时,发现自己又爱上了胡雪峰。 丁玲的爱情,再次出现了“三人行”,按照当时丁玲的说法,她本人十分喜欢这种感觉,希望可以长持以往,但爱情中,只能出现两个人,第三个人永远都是“第三者”。 丁玲享受着“三人行”,可胡雪峰却无法继续忍受这种近乎“畸形”的爱恋,最终,胡雪峰做出了当初和丁玲一样的决定,选择主动退出,将真正的爱情转手赠予胡也频。 后续,丁玲和胡也频在一起,然而胡也频因不当言论被枪决,之后丁玲带着孩子艰难度日,不久后,丁玲又认识了同为文学工作者的冯达,结果二人因某些原因锒铛入狱。 二人在狱中共患难三年,期间丁玲还生下一个孩子,可出狱后,这段爱情还是没能抵挡住自由的光辉,二人分道扬镳,此后再无交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