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2018年,铃木退出中国市场,当时的董事长铃木修放话:“我就是死,也不会向中国市

2018年,铃木退出中国市场,当时的董事长铃木修放话:“我就是死,也不会向中国市场低头!”随后他以一块钱的价格将手中50%的股份甩卖给长安,那股硬气劲儿让人佩服!转眼多年过去,如今铃木修后悔了吗? 铃木汽车一度在中国风靡一时,却在2018年突然撤离,董事长铃木修的强硬表态令人印象深刻。多年后,公司转战印度市场,业绩如何?铃木修是否为当初决定感到遗憾?这个故事背后隐藏着汽车业变迁的秘密,让人好奇结局究竟如何。 日本汽车产业起步较早,铃木公司在其中占据一席之地。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始,铃木通过与长安汽车合资进入中国市场。那时,中国本土汽车制造业还不发达,外资品牌有明显优势。铃木专注生产小型车辆,这些车体积紧凑,适合城市道路使用,吸引了许多预算有限的首次购车者。 产品以可靠性和经济性闻名,燃油效率高,维修成本低,赢得了不少用户认可。销售一度活跃,在街头常见铃木小车的身影。进入新世纪,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人们收入提高,对车辆需求随之变化。消费者偏好空间更大的车型,认为那样更有面子。铃木坚持小型车定位,没有及时推出SUV或中型轿车来适应市场。 结果,经销商库存增加,销量逐步下滑。2017年全年销量降至约11.3万辆,比2013年的25.2万辆大幅减少。小型车市场份额从2003年的35%跌至2017年的6.7%。经营成本上升,公司面临压力。 高层评估后,认为继续投入难见回报。中国汽车市场规模巨大,但竞争激烈,本土品牌崛起,外资小型车份额被挤压。铃木在全球布局中,中国贡献比例越来越小。2017年,中国销量仅10万辆左右,而全球销量达289万辆,中国市场占比不足4%。 这种情况下,坚持原有策略已不现实。公司决定调整资源分配,退出不利的区域。铃木早在2011年销量达22万辆高峰后,就开始下滑,到2017年长安铃木销量仅8.39万辆,同比下降26%。边缘国际品牌进入退场潮,铃木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类似菲亚特2017年销量仅2273辆,同比下滑82.1%。铃木退出前,已与昌河铃木解除合作,将46%股权转让中方。整体来看,中国市场转向大型车和新能源,铃木小型车定位难以逆转颓势。公司高层会议讨论后,决定全面撤出。铃木修作为董事长,坚持品牌核心,不愿为单一市场改变全局。2015年,他公开表态不愿向中国市场妥协。 2018年6月,铃木先退出昌河合资,将股权转让。9月4日,长安汽车公告,以1元收购铃木及铃木中国持有的长安铃木50%股权。合资关系长达25年,从1993年奥拓车型推出开始。铃木投入技术,但市场变化超出预期。中国销售从2013年25.2万辆降至上财年10.5万辆。 公告中,公司陈述由于中国部分转向更大车辆,决定转让股权。铃木保留生产和销售许可,但管理权移交长安。转让完成后,铃木资源转向其他地区。业内关注这一举动,视为果断止损。铃木修主导决策,没有表现出让步迹象。公司评估认为,继续经营只会加剧损失。退出后,铃木股价一度上涨,投资者认可专注印度等策略。 印度市场类似于中国早年,经济水平较低,人们青睐小型经济型车。2017年,印度销量已是中国市场的16.5倍。铃木通过马鲁蒂铃木子公司,在印度占有主导地位。退出中国后,公司扩大印度产能,推出适应本地车型。销售持续增长,2018年后印度销量占全球主要份额。 尽管全球销量波动,但印度贡献显著。公司业绩回升,利润率改善。铃木修继续领导,直到高龄卸任。2024年12月25日,他因淋巴瘤去世,享年94岁。去世前,未公开表示对退出遗憾。公司在印度份额虽从超过50%降至40%左右,但仍领先。竞争加剧下,铃木调整策略,保持小型车优势。没有迹象显示后悔退出中国。 铃木全球销量2022年达300万辆以上,印度市场功不可没。中国退出后,本土品牌填补空缺,长安继续生产部分铃木车型,但铃木品牌影响力减弱。 公司转战印度,证明了战略调整的重要性。中国市场如今新能源车主导,小型燃油车空间缩小,铃木若不退出,可能更难维持。印度市场虽有挑战,如电动化转型,但铃木已布局新产品。 整体来看,这一决定符合公司长远利益。没有公开悔意,业绩数据也支持这一观点。铃木修一生领导公司从摩托车扩展到汽车,开拓印度等新兴市场。他的离世标志着一个时代结束,但公司延续其路径。汽车产业全球化下,企业需根据区域差异调整。 多年过去,公司未显示追悔,印度表现稳固。整个事件折射出日系车在华变迁,本土品牌崛起,外资需适应或退出。铃木不是孤例,其他品牌如菲亚特也类似。未来,铃木可能在电动车领域发力,印度市场仍是重点。中国虽丢失,但全球布局更均衡。铃木修的决定,经时间检验,似乎正确。 铃木退出中国市场的故事引发思考,你对铃木修的决定有何看法?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观点,一起讨论汽车业变迁。

评论列表

伯爵
伯爵 2
2025-08-01 14:49
在世界小型汽车无出其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