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标签: 电动汽车

我今天就说句大实话,混动车和纯电车相比,纯电车才是真正省心又省钱的选择。混动汽

我今天就说句大实话,混动车和纯电车相比,纯电车才是真正省心又省钱的选择。混动汽

我今天就说句大实话,混动车和纯电车相比,纯电车才是真正省心又省钱的选择。混动汽车听起来确实诱人,市区用电跑长途用油跑,但如果开时间长了,问题就出现了。混动车本来电池就不大,起步也只有55km的纯电续航里程而已。这点可怜的续航里程连一辆电动自行车的续航都比不上,又怎么能满足平时日常通勤的需求。家中有充电桩还好一些,要是家中没充电桩,那么混动车就只能当做燃油车来开,到那时又哪来什么好的行驶体验。混动车保养费用还特别高,毕竟是有两套系统的。电池,电控和机油,机滤,火花塞全部都要做,比纯电动汽车高了三倍都不止。系统内部太复杂也会导致出问题的概率提高,真不如像纯电动汽车那样,就是简单的三电系统,没啥毛病可出。所以,最好还是买纯电动车好一些。很多人觉得纯电动汽车有续航里程焦虑,但却从来不看看我们国家的充电基础建设到底强到了什么地步。以前大家跑高速时担心找不到充电桩,但现在,每个服务区都有了充电桩,而且充电桩的数目绝对比加油站里面的加油枪要多,比利差不多是在1.5倍左右,有兴趣的可以自己核实一下。这些在外面的充电桩基本都配备了快充系统,只要车带800V快充,那么在外面充电根本就不是困难的事情。十几分钟就能充满电,和燃油车又有什么区别。最强的就是,纯电动汽车跑的里程数越高也就越划算。我因为工作的原因,一辆车5年跑了13万km,总保养费用还不到2000块钱。如果是普通的燃油车,按照每1万km保养一次算,这就需要保养13次,每次500元就是6500元。而若是混动车的话,价格就要更高了。也不必考虑电池衰减问题,宁德时代的麒麟电池实测循环寿命达到了2000次。如果一个星期充一次电的话,就意味着这个电池可以持续使用50多年,几乎能陪人一辈子了。而现在,国内出现了越来越多经济可靠的纯电动车型。20万级别就能拿到续航超过700km的,也不用担心长途问题。10万元就能选择城市代步车辆,灵活还便宜,且具有不错的科技感和时尚感。所以,别再被混动车的可油可电给欺骗了,销量排行榜就是最好的证据。这些年纯电动汽车的市场占有率一直都在上升,抢占的可不光是燃油车的市场,还有混动车的市场。【来自懂车帝车友圈】
5年内若不想换车,听我一句劝:就买纯电汽车,别选混动车

5年内若不想换车,听我一句劝:就买纯电汽车,别选混动车

5年内若不想换车,听我一句劝:就买纯电汽车,别选混动车我今天就说句大实话,混动车和纯电车相比,纯电车才是真正省心又省钱的选择。混动汽车听起来确实诱人,市区用电跑长途用油跑,但如果开时间长了,问题就出现了。混动车本来电池就不大,起步也只有55km的纯电续航里程而已。这点可怜的续航里程连一辆电动自行车的续航都比不上,又怎么能满足平时日常通勤的需求。家中有充电桩还好一些,要是家中没充电桩,那么混动车就只能当做燃油车来开,到那时又哪来什么好的行驶体验。混动车保养费用还特别高,毕竟是有两套系统的。电池,电控和机油,机滤,火花塞全部都要做,比纯电动汽车高了三倍都不止。系统内部太复杂也会导致出问题的概率提高,真不如像纯电动汽车那样,就是简单的三电系统,没啥毛病可出。所以,最好还是买纯电动车好一些。很多人觉得纯电动汽车有续航里程焦虑,但却从来不看看我们国家的充电基础建设到底强到了什么地步。以前大家跑高速时担心找不到充电桩,但现在,每个服务区都有了充电桩,而且充电桩的数目绝对比加油站里面的加油枪要多,比利差不多是在1.5倍左右,有兴趣的可以自己核实一下。这些在外面的充电桩基本都配备了快充系统,只要车带800V快充,那么在外面充电根本就不是困难的事情。十几分钟就能充满电,和燃油车又有什么区别。最强的就是,纯电动汽车跑的里程数越高也就越划算。我因为工作的原因,一辆车5年跑了13万km,总保养费用还不到2000块钱。如果是普通的燃油车,按照每1万km保养一次算,这就需要保养13次,每次500元就是6500元。而若是混动车的话,价格就要更高了。也不必考虑电池衰减问题,宁德时代的麒麟电池实测循环寿命达到了2000次。如果一个星期充一次电的话,就意味着这个电池可以持续使用50多年,几乎能陪人一辈子了。而现在,国内出现了越来越多经济可靠的纯电动车型。20万级别就能拿到续航超过700km的,也不用担心长途问题。10万元就能选择城市代步车辆,灵活还便宜,且具有不错的科技感和时尚感。所以,别再被混动车的可油可电给欺骗了,销量排行榜就是最好的证据。这些年纯电动汽车的市场占有率一直都在上升,抢占的可不光是燃油车的市场,还有混动车的市场。
工厂改造,大众推迟电动高尔夫发布知情人士透露,大众沃尔夫斯堡工厂升级改造投产下一

工厂改造,大众推迟电动高尔夫发布知情人士透露,大众沃尔夫斯堡工厂升级改造投产下一

工厂改造,大众推迟电动高尔夫发布知情人士透露,大众沃尔夫斯堡工厂升级改造投产下一代电动汽车的计划遭遇了障碍,导致高尔夫电动版车型的发布推迟了大约九个月。现有高尔夫内燃机车型的生产转移至墨西哥也受到了这些延误的影响。此外,T-Roc电动版的推出时间表也受到了影响。对此大众不予置评。去年,大众高管与劳工代表达成了一项关键的重组协议,到2027年将高尔夫的生产从沃尔夫斯堡转移到墨西哥,同时将电动汽车纳入本地生产,旨在通过生产重组每年节省约40亿欧元。但是由于财务方面的限制,工厂升级推迟,大众汽车目前正在制定2026年至2030年的预算,其中将涵盖与生产能力相关的关键投资决策。据知情人士透露,预计1600亿欧元预算中的一小部分可能会用于解决沃尔夫斯堡工厂的技术升级问题。大众汽车大众高尔夫扯车事儿
加拿大农业部长宣布,取消中国电动车关税,原因曝光。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高额关税后

加拿大农业部长宣布,取消中国电动车关税,原因曝光。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高额关税后

加拿大农业部长宣布,取消中国电动车关税,原因曝光。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高额关税后,国内农业界怨声四起。关键人物是农业部长,他带着来自草原省份农场主的压力,在内阁会议和联邦农业部长会议上频频发声。一开始,加拿大的目标很清楚,就是跟进美国对中国电动车设置贸易壁垒。附加税比例高达100%。加拿大本来就对中国电动车收6.1%的关税,现在再加一层,直接翻倍。这事一出来,中国马上反制。对什么下手?不是汽车,是加拿大赖以为生的农业出口品。油菜籽、冷冻猪肉、水产品、干豌豆,一个不落。报复关税之后,马尼托巴省、阿尔伯塔省那些种植油菜的农户第一个跳出来。他们一年的收成大半靠出口中国市场。贸易一断,价格暴跌。农业部长HeathMacDonald被推到风口浪尖。按理说,电动车关税不归他管,可农民的生计得有人替他们说话。这位部长开始出现在各种新闻发布场合,接受采访,说得很谨慎,意思明确——政府正在重新审查是否还要继续对中国电动车维持这么高的加征关税。他的理由不是保护中国电动车,而是加拿大自己的农业扛不住了。中国官方没有主动发布要加拿大撤销关税的声明,但从结果来看,一招“打农民”,比对抗车厂还见效。农业在加拿大,不是小角色。从资源配置到选票影响,每一次反弹,政府都要权衡。问题来了,一边是农业,一边是制造业。要保农民,就要可能让步给中国电动车企业。要保本地车厂,又可能换来中国继续封杀加拿大农产品。可两头都得罪不起。加拿大自己电动车产量不多,基本靠进口。造电池、造整车的能力还在起步阶段。原来指望跟美国走一致路线,共同“围堵”中国新能源。现在发现,美国有底气,加拿大却容易被打痛。HeathMacDonald没有说一定会取消。他只说“正在审查”,但这个表态本身就说明了风向。他也不敢轻易表态支持中方,那是政治风险。他的核心话术在于“综合考量”“多方利益”“行业反馈”。中国商务部在对加电动车关税出台几周后,就迅速锁定农产品作为对策目标。这说明早有准备。对美国不一定管用,但对加拿大立竿见影。油菜籽贸易曾因“技术性问题”中断多年,才刚恢复,现在再卡一次,加拿大农户的信心瞬间崩盘。中国市场对加拿大油菜籽出口占比极高。欧洲市场不稳定,东南亚市场没规模。大宗商品讲的就是“谁出得起价、谁量大”。这点中国手里有牌。加拿大国内也出现声音,认为应当减少贸易政治化。但说归说,政治和贸易从来没分开过。尤其是当前全球新能源竞争激烈,各国拼的是谁能拿到电池核心材料,谁能掌握供应链。加拿大自己也想发展电池产业,对中国电池厂持观望态度。但转过头,电池原材料也得从中国进。断得了吗?断不了。HeathMacDonald的话让人看到了一点现实:中加之间的矛盾不是汽车,而是经济结构的相互卡位。中国能造电动车,加拿大能种大豆、油菜。这种互补关系本来是机会,现在却变成了博弈。农业部长不是主导电动车政策的那个人,但农民的压力通过他传达给了内阁。内阁在评估关税影响的时候,不能只看电动车进口量,还得看多少农产品出不了海。电动车只是这场贸易拉锯战的导火索。背后牵扯的,是中加关系的复杂性。是全球产业链的交错依存。是政策制定者要不要冒险对某一方让步的决断。目前加拿大政府尚未宣布取消这项加征关税措施,也没有透露下一步政策。农业部长的态度算是试探市场风向,给内阁一点退路。真正的转折点,可能还是中方在农产品领域的进一步反制力度。加拿大政府接下来的选择,不只是技术性修正,而是一种政治立场的调整。如果电动车关税真的撤了,那背后一定是多方协商后折中的结果。如果不撤,农业部长这番话,或许就是用来安抚农户的缓兵之计。这事没完,还在发酵。中加之间这种“你动汽车,我打农业”的方式,可能还会继续。谁先松手,就看谁更急。信息源:
70年代,美国竟然就有了电动汽车?而我国是哪一年才普及电动自行车和电动汽车的呢?

70年代,美国竟然就有了电动汽车?而我国是哪一年才普及电动自行车和电动汽车的呢?

70年代,美国竟然就有了电动汽车?而我国是哪一年才普及电动自行车和电动汽车的呢?照片上,蹲在地上的这位先生是美国西雅图的一名普通百姓,他正在街头的充电桩上为自己的电动轿车充电。70年距今已经50多年了,在这漫长的时间...
就在刚刚,加拿大农业部长宣布取消中国电动车关税!​​​​​​​​​加拿大农业部长

就在刚刚,加拿大农业部长宣布取消中国电动车关税!​​​​​​​​​加拿大农业部长

就在刚刚,加拿大农业部长宣布取消中国电动车关税!​​​​​​​​​加拿大农业部长宣布:或将放弃对中国电动车的关税,原因是国内油菜籽行业受到很大压力。​​​​​​​​原来加拿大油菜籽近几年与其他国家竞争激烈,出口到各国的油菜籽产量已经远远大于需求量。这几年加拿大油菜籽产量惊人,而这几年由于来自中国的电动汽车在技术和成本方面都具优势,销量增长迅猛,对加拿大的汽车产业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另一方面,由于贸易战的原因,加拿大对中国的油菜籽出口量减少,加拿大农民种油菜籽的收入下降,对加拿大国内油菜籽生产商来说并不是个好事。​​​​​​​​​加拿大方面似乎愿意重新展开合作,不过还需要时间观察。​​​​​​​毕竟加拿大在贸易政策方面反复无常,谁也不知道他们这次是真的想合作,还是又想耍花招呢!

蔚来拟发行1.818亿股A类普通股 加大智能电动汽车核心技术研发

本次公开增发新股募集资金将用于智能电动汽车核心技术研发、开发旗下品牌的未来技术平台及车型、扩大充换电网络以及进一步强化公司资产负债表,增强公司资金实力,为蔚来长期发展提供资金支持。摩根士丹利亚洲有限公司、瑞银...
比亚迪计划在欧洲全部电动车本地生产、搭载固态电池的奔驰EOS电动汽车行驶749

比亚迪计划在欧洲全部电动车本地生产、搭载固态电池的奔驰EOS电动汽车行驶749

比亚迪计划在欧洲全部电动车本地生产、搭载固态电池的奔驰EOS电动汽车行驶749英里(约1205公里)一辆搭载固态电池原型的奔驰EOS电动汽车,在未中途充电的情况下行驶了749英里(约1205公里),标志着固态电池技术研发迎来重要里程碑。奔驰工程师驾驶这款经过改装的轿车,从品牌总部所在地德国斯图加特出发,最终抵达瑞典马尔默。据奔驰方面透露,行程结束时车辆剩余续航里程仍有85英里(约137公里)欧洲的固态电池研发水平咋样新能源汽车
听我一句劝,买纯电车考虑续航时,就控制在600km左右

听我一句劝,买纯电车考虑续航时,就控制在600km左右

听我一句劝,买纯电车考虑续航时,就控制在600km左右很多人买纯电动车时,恨不得买到1000km的纯电续航,生怕车辆趴窝将自己扔到路上。而实际上,这种想法真的可取吗?土豪们看这篇文章可以略过,但普通人还是要主打经济实惠为好。这个观点可能会颠覆你的认知,买纯电动汽车,最好将续航里程控制在600km左右。我们做个简单的对比就行了。如果一辆车的续航里程从600km提到800km,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堆电池容量,而电池容量每增加1kW⋅h,成本就会增加500块钱。这样简单一换算就可得知,将600km提升到800km,电池成本就是12500元,反映在车价上就是4万元左右。而花了这些钱后,你在日常生活中真的能感受到吗?况且更大的电池就意味着更重的车身,如特斯拉modelsplaid为了实现1200km的续航里程,搭载了一款203.7kW⋅h的电池组,整车重量高达2.2t,这导致这车的操控性和制动距离都出现问题。电池组太大的话,体积就必然更大更紧凑,车身做得也会越来越大。一方面容易引发电池失火等问题,另一方面,过大的车身也会导致停车难,甚至都进不去机械车库。因此将纯电动车续航里程锁定在600km其实就已经足够了,因为这是绝大多数A级燃油车一箱油能跑出来的距离。A级燃油车能跑600km,大家就没有什么不能焦虑。若纯电动汽车拥有800V的快充系统的话,那么也不应该有补能焦虑。更何况哪怕是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大家伙的日常通勤距离也不会超过40km。如果超过了,绝大多数人会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上下班,也不会再愿意开私家车了。这样一来,600km的续航里程,理论上足足可以坚持两个星期。还有就是工薪阶层最关注的性价比问题,600km续航里程的电动车一般处在中端档次上,具有足够的科技含量,不至于为过度的堆料买单。绝大多数车型的价格都在15万~20万元之间,对买得起车的双职工家庭来说问题不大。所以我们还是应该理性看待续航里程为好,最合适的搭配就是600km左右的续航里程再加上800V的高压快充技术,完全可以满足99%的用车场景。至于剩下的1%,则可通过合理的行程规划来解决。

全球首款,产业里程碑!事件:近日,国内电池巨头官宣,钠新电池通过了GB380

全球首款,产业里程碑!事件:近日,国内电池巨头官宣,钠新电池通过了GB38031-2025《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认证,成为全球首款通过新国标认证的钠离子电池。GB38031-2025《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新国标,是我国针对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安全的最新强制性标准,将于2026年7月1日正式实施。相较于旧版标准,新国标在热扩散、底部撞击、快充循环等多个维度提出了更为严苛的要求,其核心目标直指“从源头杜绝电动汽车自燃风险”。在这样的背景下,钠新电池能够率先通过该项认证,其意义远超单一企业的技术突破,标志着钠离子电池在安全性这一核心指标上得到了权威认可,具有行业乃至全球层面的战略价值。汽车制造商可以更有信心地采用钠离子电池,消费者对钠电池安全性的疑虑也将大幅降低,同时,这为整个钠电池产业链提供了明确的技术标杆和发展方向,上下游企业可以依据这一标准加大研发和投资力度,形成产业协同效应。总之,这是钠离子电池产业化进程上的重大里程碑式的事件。钠离子电池近年产业化在默默提速:1.下游应用主要聚焦在新能源汽车和储能:虽然钠离子电池目前在能量密度上略逊于主流锂离子电池,但其在A00级电动车、低速电动车、两轮车以及对成本敏感、对安全性要求极高的特定商用车领域具有很强的竞争力。通过新国标认证后,车企将更有信心采用钠离子电池,加速相关车型的研发和导入,预计会有部分搭载钠离子电池的车型在2026年新国标正式实施前后推向市场。此外,大规模储能对电池的成本、循环寿命、安全性要求极高,而对能量密度的要求相对较低,钠离子电池在这些方面具有天然优势。2.中游电池厂正在积极布局:多家厂商已经展示过钠离子电池电芯甚至进行装车实验,中游电池厂商普遍将2025-2026年视为钠离子电池规模化量产的关键窗口期,并纷纷公布了各自的产能规划和产品路线图。3.上游技术密集突破:钠离子电池的核心材料包括正极材料(如层状氧化物、聚阴离子化合物、普鲁士蓝类似物等)、负极材料(如硬碳、软碳等)、电解质(钠盐电解质)、隔膜等。经过数年的快速演进,钠离子电池产业链各环节均取得了显著进展,正处于从技术研发向规模化生产过渡的关键阶段。比如正极材料是决定钠离子电池能量密度和电压平台的核心。目前,层状氧化物、聚阴离子化合物和普鲁士蓝类似物是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三大主流技术路线,各具优势。部分领先企业已宣布或规划了万吨级别的产能,材料成本随着技术进步和规模效应有望持续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