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歼20“威龙”隐身战斗机的大批量服役,外界有质疑歼20性能的,也有对其进行炒作的,各种评价整体褒贬不一,西方国家一边拿歼20“威龙”隐身战斗机渲染中国威胁论,一边又极力贬低其性能落后,甚至说中国从美国窃取了相关机密发展而来。

当地时间5月1日,美国《1945》网站就发表一篇题为《美国将军谈歼20战斗机:“没什么好担心的”》的文章称,中国歼20“威龙”隐形战斗机,尽管在技术上可能不如美国的F-22“猛禽”和F-35“闪电”隐身战斗机,但由于产量迅速增加,可能会对太平洋冲突产生重大影响。且还称中国的歼20隐身战斗机发展,得益于从美国窃取的F-22“猛禽”和F-35“闪电”技术,使得该战斗机迅速实现首飞并服役,还融合了俄罗斯米格-1.44战斗机。

美国《1945》网站的报道
这完全是西方国家对中国尖端武器发展的一种偏见,在毫无证据的情况下胡乱指责窃取美国的机密,完全就是对中国尖端武器装备迅速发展感到“不适应”,在过去中国长期处于落后的时候,它们看不起中国的落后武器,在中国崛起的今天又说中国是靠窃取机密来发展壮大,而当我们的歼36和歼50两款六代机率先实现首飞时,他们又将其称之为“纸老虎”,就是拿来吓唬人的。无论如何它们都是带着有色眼镜在评价中国军工体系的发展,要么就是落后看不起,要么就是发展速度太快让他们破防。

歼20威龙隐身战斗机与F-22“猛禽”和F-35“闪电”本身就是完全不同的设计思路,歼-20采用了独特的“鸭翼+边条翼+升力体”综合气动设计,结合了鸭翼(提升升力和机动性)、边条翼(降低超音速阻力)和升力体(机身整体产生升力)的优势。这种布局在保证隐身性的同时,显著提高了升力系数,机动性能、作战半径和载弹量大大增强。而F-22“猛禽”采用菱形机翼+水平尾翼的传统布局,F-35“闪电”则采用常规梯形机翼,两者均未使用鸭翼设计,设计上就完全不同。且雷达系统、武器系统、光电系统等也完全不同,时至今日美媒依旧说歼20是抄袭,完全就是无理指责。

与此同时,该网站还引用时任美国太平洋空军负责人威尔斯巴赫将军几年前的发言,当时威尔斯巴赫称:“对于歼20的性能没有什么好感到担忧的。”并表示在美国的五代机与中国空军的歼20多次空中近距离接触以后,空军“从中学到了很多东西”,并表示歼20的性能并不是让我过于担心的事情。”也就是说他对歼20的性能并不感到担忧,依旧认为歼20的整体性能要落后F-22“猛禽”和F-35“闪电”。

但也有一种可能就是,他们根本没有了解到歼20的真实作战性能,甚至可能连歼20的行踪他们都无法追踪,在双方都没有进行对战过的情况下,贸然认为歼20性能不如F22和F35。恐怕能不能在未来与歼20可能发生的对战中有多大的胜算,他们自己心里都没底。要知道F22“猛禽”已经是20年前的产物,整体技术水平还在本世纪初,F35又是中型战斗机,且为了获得多用途作战能力,设计的较为臃肿,机动性能又不理想。

而如此评价恐怕只是为了让美国空军有台阶下,毕竟中国空军这些年的发展速度完全超出了他们的预期,还无法完全适应过来。如果他们承认中国的尖端武器比他们更先进,那是不是在告诉世界中国已经完全崛起,美国几十年的技术优势荡然无存了呢?美国未来又如何主导世界格局。
同时我们还想说的是,如果美国的F-22“猛禽”和F-35“闪电”技术真遭到了中国窃取,并运用在了歼20的研制上,那么他们的作战飞机恐怕在对战时就更没有优势了,其技术弱点早已被中国了如指掌。所以,一边指责中国窃取技术,一边又说歼20不如F22和F35,逻辑上就完全行不通,这也是西方国家污蔑中国一贯采用的伎俩和手段。

同时,美国《1945》网站在内容中还提到,歼20“威龙”隐形战斗机让美国及其盟友感到最头疼的事就是它的产量,更多的数量即使美国的战斗机在技术上占优势,在亚太可能会让美国空军和盟友在数量上处于劣势地位。并表示,随着生产速度的不断提升,2025年歼20的年产量将达到120架,产量可能比F35还多,规模的迅速扩大,将会让美国及其盟友在亚太地区的数量优势完全丧失。
同时,根据早些时候该网站的报道,认为歼20现阶段的装备数量在300架左右,如果歼20在2025年达到120架的产量,那装备数量将超过400架。而中国空军每年恐怕也不会需要如此多的产量,毕竟中国空军现阶段的三代机数量已超过1000架,且这些作战飞机大多数较新,还没有到换代的阶段,而中国空军的主力作战机型规模大概又保持在1500架左右。

如果按照每年120架的速度生产,再加上现在300架的装备数量,中国空军到2030年的数量就会超过1000架,再加上1000多架的三代机。另外歼35也已经进入量产阶段,按照美媒的预估到2030年五代机的数量恐怕还不止1000架,作战飞机的总数将接近3000架,相较于现在翻一番。难道中国空军真需要如此大规模的作战飞机?
要知道就连美国空军的F15、F16、F22和F35现阶段的总数也仅2000架左右,而美国的军费开支又是中国的4倍之多,还要进行全球部署。中国空军短短5年就翻一倍,并超过美国,恐怕是不现实的,军费开支无法承受,也没有必要。

与此同时,美国的F35至今已量产了差不多十年,截至2025年3月总交付量也就1200架左右,平均每年就是120架的产量。但是美国生产的F35供应的不只是美国空军和海军,还要交付到近20个盟友的手中,美国空军和海军仅获得了672架,每年也就接收60多架。所以,这完全就是在炒作中国威胁论,唯恐天下不乱。
要知道,中国空军从1992年开始装备苏27,时至今日已过去33年,依旧没有完成对歼7和歼8的全部换代,三代机的总数也就1000架左右,按照此计算中国过去30多年,每年也就接收30架左右的三代机。

不过考虑到过去中国空军落后,军费开支不足,导致产量和装备数量有限。但即使今天中国航空工业已经飞速发展,军费开支也得到了大幅度的增长,但恐怕也不会需要年产120架歼20 ,何况歼16和歼10C等还在大批量量产,歼35A也进入到了量产阶段。
但随着歼20的大批量装备,歼35A进入量产阶段,在亚太地区五代机的优势我们确实已逐步形成,日本和韩国装备的F35总数现在也就78架,美国空军在亚太地区部署的五代机数量相对有限,难以实现超过百架的大规模部署。

且歼20属于重型五代机,在航程、作战半径、载弹量、机动能力和雷达系统上更有优势,而美国的F22数量又只有181架,且大部分处于维护状态,更无法全部部署到亚太来,想完全依靠F35对抗歼20恐怕也是无奈之举。所以,就目前而言五代机的优势在整个亚太而言我们已经形成。
注:以上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数据来源网络,仅供参考!
(潜望者2025年5月1日著,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抄袭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