俘虏出身的十大名将(一)
#10万内小车安不安全#
一、少将崔建功——激战上甘岭的中国人民志愿军主力师师长。
崔建功,1915年出生于河北省魏县,
#10万内小车安不安全#
一、少将崔建功——激战上甘岭的中国人民志愿军主力师师长。
崔建功,1915年出生于河北省魏县,1934年秋参加东北军109师,1935年10月,109师在直罗镇战役中被红军全歼,崔建功随之被俘。
被俘的崔建功当了红军后,历任敌工股长、营教导员、团政委、旅政委、旅长等职。
1952年10月的上甘岭战役时,崔建功为第15军第45师的师长,他率军打出了军威,打出了国威。其所在的师,涌现了孙占元、黄继光、牛保才、龙世昌等一大批战斗英雄。
崔建功曾经荣获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和一级红星勋章功勋荣誉章、朝鲜一级自由独立勋章和二级国旗勋章等崇高的荣誉。
1955年,崔建功被授予少将军衔。
2004年9月10日,崔建功将军因病在武汉逝世,享年89岁。
二、王诤中将——红色电台的电长、红军的千里眼、顺风耳。
王诤,原名吴人鉴,1909年出生于江苏武进,1928年考入黄埔军校第6期通信科,1930年12月在红军第一次反“围剿”战斗中被俘,随后参加了红军。
参加红军后,他即被任命为红军第一个无线电电台的队长,继而又出任红军无线电大队大队长、红军无线电台总队队长、军委总司令部第四局局长等职务。
解放后,王诤历任中央军委第三局局长兼国家电信总局局长、邮电部副部长、解放军通信兵主任兼军事电子科学研究院院长、第四机械工业部部长、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兼总参部四部部长等职。
王诤虽然没有扛枪上战场打过仗,但他的功劳不是一般的大。他不上战场,却胜过千军万马,成为伟人深为信任的高人。伟人曾经说过:“我们现在有一位高人,他就是红军的千里眼、顺风耳,他是我们克敌制胜的法宝啊。”
王诤曾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等荣誉称号。
1955年9月,王诤被授予中将军衔。
1978年8月13日,王诤将军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69岁。
三、中将刘金轩。
刘金轩,1908年9月出生于湖南省祁阳县文明铺镇丝塘冲,1926年6月参加唐生智的国民革命军第八军。1930年10月,刘金轩随张辉瓒的国民党军第18师围剿红军,结果在红军第一次反围剿的战斗中被俘。
被俘后的刘金轩自愿参加了红军,随后历任班长、排长、连长、副营长、营长等职。
1934年10月,刘金轩随红三军团参加了二万五千里长征。
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刘金轩先后担任红二十八军第5团团长、红四方面军第三十一军91师参谋长。
红军主力改编为八路军后,刘金轩担任过第三军分区司令员等职务。
解放战争时期,刘金轩先后担任过陕南军区司令员、第19军军长等职务。
解放后,刘金轩先后担任过石家庄高级步兵学校校长、第64军军长、铁道兵副司令员等职务。
1955年9月,刘金轩被授予中将军衔和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1984年4月27日,刘金轩将军在北京因病逝世,享年76岁。
各位读友,接下来将一一介绍上将徐惠滋、少将李治、少将马文波、中将谭甫仁、中将曾国华、少将赵章成、少将王永浚等开国名将。
让我们向老一辈开国将帅致以崇高的敬礼吧!
(未完待续)
阅读:575
点赞: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