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万没想到!浙江杭州,一小伙花20万买了辆二手车,不料过户才三天,车就不翼而飞了,小伙果断选择报警,所幸车上有GPS定位,经过查询之后,发现车被拖到某处停车场,找过去后被告知,是一家金融公司把车拉到这里的,小伙无奈只好又联系该公司,询问缘由,可得到的答复,却让他傻了眼! 对浙江杭州的朱先生来说,这个九月的心情简直像坐过山车。月初,他怀揣着满心欢喜,以19.8万的价格从义乌一家车行提走一辆二手保时捷Macan。那股喜悦尚在心头萦绕,转瞬之间,车竟已消失不见。 9月10日上午,距爱车完成过户不过三日,他蓦然发觉,那辆停在小区路边的座驾竟已杳无踪影。这不是普通的偷车贼干的。朱先生当机立断报警,借助贷款公司所装的GPS定位系统,迅速锁定了车辆踪迹。原来,车子被拖至杭州一家物流公司附近的停车场内。 操控此车运行的,乃是远于安徽合肥的一家金融公司。它虽地处一方,却以无形之力掌控着车辆的动态,于千里之外运筹帷幄。一辆行驶不到9万公里的保时捷,此刻卷入了三个利益方的漩涡,每一方都觉得自己的立场天经地义。 在朱先生看来,自己手握9月7日办妥的合法过户手续,车子就是他的个人财产,神圣不可侵犯。这是物权法赋予他的最基本的权利。 于合肥的那家金融公司而言,此车宛如一份“流动”的抵押物,承载着一笔逾十万的贷款,维系着金融往来的契约与风险。他们声称,原车主欠款逾期,按合同拖车是天经地义的催收手段。 夹在中间的义乌车行则是一副置身事外的姿态。他们强调收车卖车时所有手续都合法合规,交易完成,他们的责任也就结束了。 这场闹剧的根源,出在那个从未露面的原车主身上。正是他,用一套伪造的资料,凭空制造了一个“债务幽灵”,并把它塞进了看似正常的交易链条。 他通过欺诈手段,让这辆本该被金融公司锁定的抵押车,伪装成了一辆没有任何经济纠纷的“干净车”,顺利地卖给了车行,最终把风险转嫁给了无辜的朱先生。 那么,金融公司这种直接跨省拖车的行为,到底合不合法?法律上讲,他们的目的不是为了非法占有,而是催款,所以很难定性为盗窃。但这并不代表他们就没错。 这种行为严重侵犯了朱先生的合法物权。因为车辆已经过户,朱先生是善意购车的第三方,他的所有权应该受到法律的优先保护。金融公司正确的做法是去起诉欠钱的原车主,而不是直接扣押一个无辜买家的车。 当下,警方已然介入此事。朱先生亦做好诉诸法律的准备,他意志坚定,怀着势必要索回自己车辆的决心,誓要维护自身权益。这件事给所有想买二手车的人敲响了警钟:交易前一定要通过正规渠道,把车辆的抵押和查封记录查个底朝天,别让别人的债务,成了自己要吞下的苦果。 信息来源:小强热线浙江教科 2025-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