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云]1946年6月,白崇禧踌躇满志的就任国防部长,却发现毫无实权,他连外出的接待费用报销,都要遭到参谋总长陈诚的刁难。 1946年6月,白崇禧上任国防部长,这职位听起来很厉害,他也很自信,打算大干一场。 但很快他就发现,这根本不是权力巅峰,而是一个陷阱,真正的指挥中心在陈诚的参谋本部。 蒋介石的设计真是精巧,国防部下面的厅局,听起来很大,但只管人事、文职等杂事,军队的命脉根本碰不到。 名义上归国防部,但实际上听参谋本部的,调动军队、申请武器,都得陈诚签字才算数。 1946年7月,白崇禧去郑州视察,住的是招待所普通房,和军官们一起吃食堂,回来报销却被卡,说他“接待标准超出规定”,这让他很惊讶。 9月更绝,白崇禧为了协调北平防务,自己垫付了三百多块银元。 要知道,那时候一个普通士兵的月饷才两块银元!这笔钱的报销申请交上去快一个月,直接被打了回来,理由是“手续不全”。最后,这笔钱只能他自己承担。 1946年冬天,东北战事紧张,白崇禧心急如焚,制定了从华北调兵增援的方案。 但白崇禧的方案根本到不了蒋介石的桌上,被陈诚的山东调兵计划顶了。 结果,陈诚的方案不仅延误了战机,还把山东防线搞出个大窟窿。 1947年初,白崇禧亲自跑到徐州指挥,一场仗下来,李仙洲集团近六万人全军覆没,连带着桂系的整编四十六师也赔了进去,白的亲侄子海竞强也被俘了。 就连杜聿明这样的将领都私下里觉得荒唐,说白崇禧是有才无权,陈诚是有权无能。 但谁敢公开说呢?陈诚背后是蒋介石,即便打了这么大的败仗,陈诚依旧在1947年8月被派去东北收拾烂摊子,而白的建议,蒋介石总是敷衍了事。 然而,历史总有出人意料的转折,陈诚在东北的表现依旧不佳,1948年终于被免职。 蒋介石大概觉得南京这个笼子还不够,干脆把白崇禧调去华中当“剿总”司令,想让他彻底边缘化,谁能想到,这一调动,反而让白崇禧脱笼而出。 到了华中,白崇禧终于掌握了实实在在的兵权,等到淮海战役,蒋介石的嫡系部队损失惨重,那个曾经的国防部长,此刻手里握着几十万桂系主力,成了能左右牌局走向的关键人物。 信源: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