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又出人才,继梁文峰DeepSeek后,汕头90后,再度炸翻外界科技圈,让硅谷颤抖。
继DeepSeek引发全球AI热潮后,广东汕头90后科学家杨植麟以开源模型Kimi K2再掀波澜。2025年8月21日,他创立的月之暗面科技(Moonshot AI)发布的万亿参数大模型Kimi K2,48小时内登顶全球开源平台Hugging Face下载榜,狂揽10万次下载量,英国《自然》杂志称其"性能超越西方竞争对手",英伟达创始人黄仁勋更公开点赞。
这场技术突破,不仅让硅谷重新审视中国AI实力,更让硅谷大佬们连夜召开紧急会议的存在。
1993年出生的杨植麟,高中就读于汕头金山中学时便崭露头角。15岁加入信息学奥赛班,仅一年便斩获全国联赛广东赛区一等奖,获得清华大学保送资格。但他并未止步,高三以667分摘得汕头理科状元,第三次叩开清华校门。在卡内基梅隆大学攻读博士期间,他师从苹果首任AI总监Ruslan Salakhutdinov,与图灵奖得主合作发表20余篇顶会论文,其中Transformer-XL和XLNet两篇论文被引用超2万次,奠定其在NLP领域的学术地位。
这种"极致追求"的基因,在创业中得到延续。2023年创立月之暗面后,他仅用一年时间便完成三轮融资,红杉、阿里、美团等20余家顶级资本争相入局,公司估值从3亿美元飙升至236亿人民币,成为国内大模型领域估值最高的初创企业。其核心产品Kimi Chat以支持200万字超长上下文的技术突破,精准切中企业文档处理痛点,被用户称为"最懂打工人的AI工具"。
这次引爆全球的Kimi K2,采用革命性的MoE(混合专家)架构,总参数规模达万亿级别,但激活参数仅32B,以传统模型十分之一的成本实现十倍效能。实测显示,它能处理13万行原始数据,自动生成统计图表、回归模型解读及专业报告,效率远超人工。在编程基准测试SWE Bench Verified、智能体任务Tau2及工具调用AceBench中,Kimi K2均以开源模型最高分登顶。
当Kimi K2的代码在Hugging Face上线时,全球AI圈彻底炸锅了:48小时内下载量突破10万次,官网访问量暴增36亿次,连英伟达创始人黄仁勋都公开点赞。这款万亿参数的大模型,激活参数却只有32B,用十分之一的成本实现了闭源模型的性能。
更狠的是,Kimi K2直接把硅谷的"技术护城河"砸了个稀巴烂。当OpenAI还在为GPT-5的高昂训练成本发愁时,杨植麟团队仅用300万美元就完成了Kimi K2的训练——这相当于用买辆特斯拉的钱,造出了一架波音787。这种"降维打击"让英国《自然》杂志惊呼:"这是又一个DeepSeek时刻!"
更具突破性的是,Kimi K2的训练成本仅为同类模型的1/10。这种"低成本高产出"的技术路径,彻底颠覆了"AI必须烧钱"的行业共识。正如《自然》杂志评论:"中国团队在计算资源限制下,用创新架构实现了性能反超,这是AI民主化的重要一步"。
杨植麟的成功,折射出潮汕地区独特的创业文化。从李嘉诚到马化腾,潮汕人"爱拼才会赢"的精神在科技领域持续发酵。汕头金山中学作为"院士摇篮",近年已培养出包括杨植麟在内的多位顶尖AI人才,其信息学奥赛班更成为清华、北大的人才输送基地。
Kimi K2的开源策略,被视为中国AI打破技术垄断的关键一步。
此前,DeepSeek通过R1模型的开源引发行业震动,而Kimi K2更进一步,不仅开放模型代码,还提供低成本API接口,让中小企业也能享受大模型红利。这种"技术普惠"理念,与杨植麟"让AI回归工具本质"的初衷不谋而合。
正如他在发布会上所说:"真正的技术突破,不是少数人掌控的黑箱,而是能让普通人生活更美好的工具。"这种理念,让月之暗面在激烈竞争中走出差异化道路——当其他公司陷入"参数竞赛"时,他们专注于解决实际场景中的效率痛点,从法律文书分析到工业数据分析,Kimi已服务超2000家企业客户。
尽管Kimi K2取得阶段性胜利,月之暗面仍面临商业化考验。当前大模型行业已进入"决赛圈",OpenAI、谷歌等巨头加速迭代,而国内企业还需突破算力瓶颈和商业模式创新。杨植麟的应对策略是"开源+垂直场景":通过开源吸引开发者共建生态,同时深耕金融、医疗等领域的定制化解决方案。
这场技术竞赛的背后,是中国AI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的蜕变。正如黄仁勋所言:"中国AI的创新速度令人惊叹,他们正在重新定义游戏规则。"而杨植麟们的故事,正是广东乃至中国科技人才"以创新破局,用实力说话"的最佳注解。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