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美国人不想让钱学森回国,为什么不敢暗杀他?因为没办法干掉,你以为的钱学森只是个科学家?实际上他是美国陆军上校,自由出入五角大楼,冯卡门的高足,美国回形针行动人之一,美国喷气试验主导人之一。甚至毫不夸张地说,现在的NASA多少人都是他的徒子徒孙。 这样一个在美国国防和科技领域举足轻重的人物,在1950年却做了一个让美国高层无法接受的决定:他要回到一穷二白的新中国去。 当他收拾好行李,准备登上回国的轮船时,他的回家之路被美国政府给强行堵死了。联邦调查局的特工找上门来,指控他是共产主义者,对他进行逮捕,并将他投进了监狱。 虽然很快就被保释,但这并不是自由的开始,而是一场长达五年软禁的开端。在这五年里,钱学森的行动范围被严格限制在加州,他的信件被检查,电话被监听,彻底失去了工作的权利,从一个备受尊敬的顶尖学者,变成了一个被严密监控的对象。 面对如此关键的人物,美国人心里其实非常矛盾。一方面不想放他走,另一方面却又不敢采取暗杀这种极端手段,这里面的顾虑非常现实。 美国政府首先需要考虑钱学森在整个科学界的分量,他当时是加州理工学院的明星教授,带出了一大批后来在美国军工和航天领域挑大梁的学生。 要是美国情报部门敢对他动手,整个学术圈肯定会掀起轩然大波。这等于告诉全世界的科学家,在美国搞科研也不安全,这对于当时正在和苏联争抢全球人才的美国来说,是得不偿失的。 其次,当时正处于冷战时期,美国正努力在全世界面前扮演“自由世界领袖”的角色,天天和苏联比较谁更讲法治和人权。 如果在这个节骨眼上,暗地里除掉一个并没有被法庭证实有罪的科学家,一旦事情败露,美国在国际上的脸面就彻底丢光了。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点,源于美国人骨子里的一种傲慢。他们打心底里瞧不起当时落后的新中国,认为中国的工业基础太薄弱,科技人才几乎没有。 在他们看来,就算钱学森是个天才,但现代航天工程需要一个庞大的工业体系来支撑,他一个人回去也掀不起什么风浪。正是这种致命的轻视,让他们觉得只要把钱学森软禁起来就足够了,没有必要去冒更大的风险。 但钱学森和他的妻子蒋英并没有坐以待毙,他们一直在寻找向祖国求助的机会。 1955年,转机终于出现,蒋英想出了一个办法,她模仿孩子的笔迹写了一封求助信,巧妙地藏在一封家书中,通过欧洲辗转送到了中方的手中。 这封信立刻引起了周恩来总理的高度重视,在随后的中美日内瓦会谈上,中方代表明确提出要求美国放行钱学森,并最终用朝鲜战争中俘获的11名美军飞行员,换回了钱学森的自由。 1955年9月,在被困整整五年之后,钱学森终于踏上了返回祖国的轮船。 钱学森回国后的经历,可以说是用事实给了当初小看他的美国人一记响亮的耳光。他回国后立刻投身到新中国的国防科技建设中,在他亲自主持下,中国第一个导弹研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正式成立。 从1960年第一枚“东风”系列导弹发射成功,到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再到1966年成功实现导弹与原子弹的“两弹结合”,让中国拥有了真正意义上的核威慑力。 到了1970年,中国又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正式成为世界上第五个独立发射卫星的国家。 钱学森用自己的一生,兑现了对祖国的承诺,也彻底改变了中国的命运,让我们向钱老致敬!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