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计余承东后槽牙都要咬碎了!他万万没想到,自己好不容易研发的新产品,竟然又被别人抄袭了。 去年那帮山寨厂直接照搬参数被逮个正着,两千万罚款砸下去跟打水漂似的。这回更绝,有人直接把华为花上千万测试的耳夹设计照单全收,连夜下架网店的操作比兔子蹿得还快。要我说这哪是搞研发啊,分明是搞"搬运大赛",抄作业都不带改标点符号的。 看着华为实验室里熬秃头的工程师,再看看某些企业喝着茶等抄现成的,真让人气不打一处来。现在搞个创新容易吗?光那个耳夹设计就折腾了三年半,实验室报废的样机能堆满篮球场。结果人家倒好,拿着游标卡尺一量,连研发费都不用掏,直接开模生产。 有回在科技展见过华为的测试设备,那精密程度跟手术室似的。温度湿度来回折腾,材料韧性测了上百种配方,听说光找合适的硅胶材质就烧掉两辆宝马X5。可某些人永远不懂,抄得了尺寸抄不了心血,偷得了参数偷不了用户体验。 去年那个罚两千万的案例够狠吧?现在照样有人顶风作案。要我说这帮人跟偷菜游戏里的好友似的,专挑别人辛辛苦苦种好的"科技菜园"下手。华为法务部现在都成打假专业户了,光今年上半年发的律师函能装满三辆快递车。 这事往深了想真瘆得慌。要是人人都等着抄现成的,以后谁还搞研发?咱们的手机是不是得退回大哥大时代?现在连TWS耳机都在卷健康监测功能,没有真功夫迟早露馅。就像考试作弊的学渣,平时抄得欢,上了考场全傻眼。 听说有企业被查时还狡辩"技术借鉴",要我说这哪是借鉴,分明是抢劫。就像把别人炖了三天的高汤整锅端走,还非说是自己研发的新菜品。更可气的是这些山寨货卖得便宜,不明真相的消费者还以为华为卖得贵是黑心商家。 不过话说回来,现在维权手段可比以前硬气多了。电子取证一抓一个准,网店交易记录跑都跑不掉。去年那两千万罚单就是杀鸡儆猴,吓得有些厂家连夜注销公司。要我说这罚款就该再翻倍,让抄袭成本高到肉疼才算数。 咱们消费者也得长点心,别光看参数漂亮价格便宜。就像买水果不能光挑个大的,得看是不是打了激素。华为这些年在健康穿戴领域的投入有目共睹,光心率算法就迭代了二十多个版本,这些隐形成本哪是抄尺寸能抄来的? 眼看着九月又要发新品,不知道多少双眼睛盯着华为的实验室。要我说余总不如直接开直播研发过程,让那帮抄袭的看看什么叫硬核创新。到时候他们就算抄,也得先培养出能看懂原理图的工程师才行。 亲爱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