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罗广斌被叛徒供出,特务知道他是国民党司令罗广文的弟弟,在抓捕之前给罗广文打了个电话:有人供出你弟弟是共党。
罗广文因为英勇作战被蒋介石赏识,曾任职第15兵团司令,是国民党军的陆军中将,一直在抗日第一线拼杀,可谓战功累累,被誉为抗日名将。
他的弟弟罗广斌也毫不逊色,坚守自己的红色信仰,在监狱里和国民党斗智斗勇。
随着冉益智的被捕,罗广斌等众多地下党的身份也纷纷暴露,可是罗广斌毕竟和国民党中的知名人物罗广文关系匪浅,让国民党特务在抓他时有所迟疑。
毕竟罗广文位高权重,提前打个招呼总是好的,于是出现了上文的一幕。
罗广斌被抓到渣滓洞监狱,这里面关押了太多的地下党,看着自己的同志手脚被镣铐禁锢,经常因为提审遭受严刑拷打,他心如刀绞。
因为他的身份特殊,刚开始在监狱里很受照顾,最起码没有经历刑讯逼供。这样,也让同志们无形地和他保持了距离,他们不相信罗广斌。
国民党特务对罗广斌很是气愤,要不是因为他是罗广文的弟弟,恐怕现在和那些顽固不化的人是一个下场,血肉模糊。
但他实在太倔强了,关于组织的情况,他守口如瓶。打不得,骂不得,这不是成心给审讯添堵吗?
国民党准备对罗广斌再次提审,负责这次提审的是徐远举,也是当时抓捕他的人。他听说罗广斌特别不配合,想亲自会会这个大家所谓的“顽固分子”。
当然也不是毫无准备,他带来了叛变的冉益智。
要知道,罗广斌加入共产党可是他推荐的。面对这个昔日的同志的举报,就算罗广斌有再多的理由,都是百口莫辩。
可是计划往往赶不上变化,罗广斌和冉益智的对峙并没让他收敛,反而更加愤怒,他丢下的那句“你们休想从我嘴里套出任何东西”,让徐远举等人忍无可忍。
即便他的哥哥罗广文说过不要动他分毫,但是此刻,徐远举就要给罗广斌一点颜色瞧瞧,看他这个一直在温室里成长的小少爷能不能坚持住,还会不会像现在这么张狂。
罗广斌再也不是被“另眼相看”的共产党疑犯,他也戴上了脚镣,而且重达40斤,但是罗广斌依旧坚贞不屈。
国民党没有办法,只能把他送回监狱。当同伴们看到戴着脚镣的罗广斌,都投来了惊讶的目光。
他们没有想到,他和他们一样对组织忠诚。
他们开始在监狱里形成地下党组织,通过在监狱收集每个人的被捕及审讯情况,商议并总结斗争经验,然后形成报告,传递给党组织。
他们认为罗广斌幸存的希望最大,于是将这个光荣的任务交给了他。
其实罗广文在听到罗广斌事共党这句话时也是吃了一惊,他在国民党队伍中担任要职,想给罗广斌安排一个职位那是轻而易举,怎么会放任他做这么危险的事?
但是冷静一想,让他在监狱里吃些苦头也好,免得以后胡作非为。没想到他为了捍卫共产党,竟然不怕牺牲,哪怕是生命,都义无反顾。
罗广斌在监狱本来就是一个烫手山芋,不多久因为给监狱里新来的同志传纸条被送往白公馆,这是国民党的一个秘密监狱,专门关押一些政治犯。罗广斌到这里后一如既往地收集信息,从不懈怠。
同志们对他很信任,也希望自己能为组织做最后的贡献。和这里面的同志相处的时间里,他自己的思想也得到了升华。
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各地纷纷解放。11月,重庆和平解放,这个重磅消息来得太及时,但也逼迫国民党反动派狗急跳墙。
他们在溃逃前,对白公馆和渣滓洞关押的同志进行秘密大屠杀,当时包括江姐在内的很多革命志士英勇就义。
兵败如山倒,很多包括杨钦典在内的国民党看着这一切,心如明镜。国民党大势已去,以后是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的天下,如果和人民作对,他和家人以后要怎么生存?
于是,在罗广斌的策反下,他倒戈了共产党,并在当天职守期间,帮助19位同志脱险。罗广斌同志也不辱使命,将监狱内同志的嘱托以两万字的报告交给了党组织。
罗广斌并没有就此作罢,为了让更多的人知道并铭记那些革命英雄,他利用自身的经历,和杨益言同志共同创作了《红岩》,还书写了回忆录《在烈火中永生》等。
罗广斌用自己的行为向我们证明他一个信念坚定的革命同志,是一个真正的共产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