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战打响后,李嘉诚便在压力之下,与美国财团贝莱德达成了出售 43 个国际重要港口的协议。此消息一经传出,舆论瞬间哗然。这些港口分布于全球各大洲,涵盖多个航运要塞,其中巴拿马运河两端的巴尔博亚港和克里斯托瓦尔港尤为引人关注。

巴拿马运河,被誉为全球航运的 “黄金水道”,承载着全球 6% 的海运贸易量,每天过往货轮超 40 艘,其中三分之一挂着中国旗。中国作为巴拿马运河第二大用户,每年 21% 的商船经由这里运输,货值高达 2700 亿美元。如此重要的战略要地,其港口控制权一旦落入美国手中,后果不堪设想。
回顾美国近年来在国际事务中的表现,其行事风格令人不得不防。特朗普上台后就叫嚷着要 “抢回” 巴拿马运河,还不断出台针对中国的贸易政策。就在前不久,白宫还抛出计划,对所有停靠美国港口的中国船收停靠费。若此次港口交易成功,美国极有可能在巴拿马港口设障,随意给中国船只加 “特别通行费”,甚至限制中国商船、军舰过境,威胁中国供应链安全与国家战略利益。

虽然面对这一严峻形势,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迅速按下暂停键,宣布将 “依法审查,维护公平竞争与社会稳定”。但是碰了钉子的李嘉诚并未就此罢休,而是企图拉来意大利航运公司参与交易,计划先将港口卖给意大利公司,再由其转卖给贝莱德,试图以此方式逃避监管审查。
算盘打得响,却逃不过市监总局的密切关注。针对长和港口交易,市监总局新闻发言人郑重回应:“将依法严格审查,交易各方不得采取任何手段规避审查。未经批准,不得实施交易集中,否则将依法承担法律责任。” 这一重磅表态,无异于给李嘉诚下达了“最后通牒”。若李氏家族执意推进这笔交易,不仅将面临监管部门的严厉追责,还可能触发《反外国制裁法》对美资财团的限制。此外,交易若因审查延迟或终止,长和还得向贝莱德支付每日 2000 万美元违约金,这怎么看,都是一条死路。

在如今复杂的国际形势下,国家安全与战略利益高于一切。企业在进行商业决策时,必须将国家利益置于首位,切不可因一时私利,损害国家和民族的长远发展。市监总局此次果断出手,不仅是对这一具体交易的严格审查,更是对国家战略底线的有力捍卫,向全世界宣告:在中国,当企业海外资产涉及国家核心利益时,资本绝不能肆意妄为。如今,李嘉诚试图暗度陈仓推进港口交易的道路,已被官方牢牢封堵。不知他是否会就此收手,还是会继续负隅顽抗,我们只能拭目以待。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