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微风]1983年,最后一位国民党的军统特务“北京站站长”被捕了,他就是潜伏多年

[微风]1983年,最后一位国民党的军统特务“北京站站长”被捕了,他就是潜伏多年的李家琪。公安人员冲进他家时,他正悠闲地坐在沙发上盯着那台耀眼的大彩电。谁能想到,这位在街坊眼中慈眉善目的“李大爷”,其真实身份竟是隐藏了二十多年的老特务。   在邻居们看来,李家琪日子过得比许多普通职工还滋润,院子收拾得一尘不染,家里早早添了稀罕的大彩电,还大方送过人一台。   偏偏总有点神秘的“远方亲戚”上门,口风紧,来去匆匆,大家多半只当他有门路,时间一长,却越觉得不太对劲。   1925年,李家琪生在北京一个普通人家,十几岁赶上抗战年代,被街头口号一鼓动,就跟着混进国民党外围的小组织“锄奸团”,给人跑腿传话。   抗战一结束,他表现被盯上,直接送进军统训练班,那地方教的就是盯梢反侦、防跟踪和暗号通信这些勾当。   没多久,他就被派到前线对地下党员下手,年轻的他手狠心细,很快爬到骨干位置,回了北平后还混到了特别组副组长。   可局势说变就变,1949年北平即将解放,他带着人四处乱窜,既想着撤,又怕走不掉。结局早注定,他照样没跑出,落进新政权的手里。   按理他该严惩,但那时候政策宽大,给了他去青海农场劳改的机会。在农场,他装作老实干活,表面低头顺从,心里却始终没断过那条线,日子一过就是二十多年,直到1975年他被特赦放回。   多数人出了劳改营只想平安过余生,可他心里打的算盘不一样,到了七十年代末,他又悄悄重新联络上台湾方面,对方立即给他钱,让他在北京偷偷组织情报网。   他搬进宣武区的小院,表面上是和善的老邻居,暗地里却把继女仇云妹拉下了水,她在农业银行工作,能摸到些内部材料。   他通过她,再逐步笼络铁路、邮局的普通职工,零零散散拼了个小网络,把情报经暗线传出去。   这样的事儿表面上没破绽,可生活上总会露馅儿,一个“退休老人”不愁吃喝,还轻松添置奢侈彩电,总接待些境外熟人,迟早会让人怀疑。   到了1980年,陆续有人举报,公安才开始悄悄盯上,经过两年细查,终于锁定了他的小动作。   1983年2月初,收网那天,公安在他家翻出了密写药水、密码本、微型相机,还有台湾来的任命书。   与此同时,他的继女和手下也全被一网打尽,证据摆在眼前,他只好承认一切。最终他被判处无期徒刑,仇云妹等人同样受到严惩。   消息传开后,邻里都惊得合不拢嘴,那个每天笑呵呵打招呼的“李大爷”,原来是个老练特务。   他的一生,从当年冲动的热血青年,到手里握人性命的军统骨干,再到劳改之后机会难得的宽恕,都可以说是命运一次次给予机会,但他始终没有回头,最终还是把自己逼到了绝路。   李家琪的结局,就像一个警醒,宽大政策能给人第二次生路,但若一味执迷旧路,只能走到自我毁灭。   表面安稳不等于绝对安全,防范渗透与间谍暗流,任何时候都不能松懈。 【 信息来源:环球网 2009-10-30——26年前一起轰动北京的潜伏特务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