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国民党中最有权势的十个人,各自都是什么样的结局 第十位,陈诚。陈诚是老蒋最信任的心腹爱将,也是他一手提拔上来的得意助手,更是有了小委员长之称。陈诚还有个过人之处,便是他能够为老蒋背锅,因为这一点,老蒋对他宠爱有加。抗战胜利之后,陈诚直接成为了一级上将,在黄埔系中地位仅次于老蒋,在最关键的时候,将开辟最后退路这个重要的任务交给他。败退台湾后,陈诚更是成为了中流砥柱,一度担任国民党副总裁。 第九位,陈果夫。陈果夫与兄弟陈立夫长期掌握国民党党务大权,当时就有“蒋家天下陈家党”之说。陈果夫一度担任中央党组织部代部长,之后还担任国民政府监察院副院长、江苏省政府主席等要职,深受老蒋信任和重用。他们在国民党中央组织部常务调查科的基础上,建立起了臭名昭著的中统特务机构,专门从事破坏共产党、破坏国民党左派和其他进步人士的罪恶活动,已然成为国民党反动派统治的重要支柱。后来,兄弟俩跟随老蒋败退台湾。 第八位,宋子文。宋子文不仅是老蒋的大舅哥,也是孙中山先生的大舅哥。当孙先生在广州成立陆海军大元帅,急需财政人才时,宋子文便因姻亲之故开始踏入国民党政坛。抗战胜利后,宋子文把主要精力放在接收敌伪物资事宜上,并且在解放战争中,他积极跟随老蒋主张内战,因而进入我党公布的必须立即动手逮捕的内战罪犯名单,并且还紧跟老蒋排在第二位。后来老蒋下野,他也辞去所有职务,由香港飞往美国纽约 第七位,何应钦。何应钦在国民党中也是响当当的人物,曾一度成为国军海陆空三军总参谋长、军政部长,成为盛极一时的国民党二号人物。而何应钦人生最辉煌的时刻,就要数1945年在南京代表国民党结束侵华日军递交的投降书。后来何应钦跟随老蒋败退台湾,但备受冷落,被排挤出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只担任一些空有名号的闲职,直到1987年10月在台北病逝,享年97岁 第六位,阎锡山。阎锡山是山西的土皇帝,晋军的首领,发展山西长达38年之久。同时,他还是国民党中央政治委员会委员、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就连老蒋对他都礼让三分。阎锡山曾一度担任国民革命军北方总司令、第三集团军总司令,曾和冯玉祥、李宗仁等部一起与老蒋掰腕子,失败后逃往大连,后来投靠老蒋,重掌山西军政大权。他极力支持老蒋的不抵抗政策,抗战时期更是采取两面政策,后又支持老蒋内战,最终被解放军打败,逃离山西。老蒋败退台湾后,他也相随去了台湾,1960年客死他乡 第五位,冯玉祥。冯玉祥是西北军将领,也是老蒋的拜把子兄弟,在军阀混战时代,他凭借自己一身本领,白手起家,成为一方割据军阀。后来加入国民党,率领国民党出潼关参加北伐战争。抗日战争时期,冯玉祥遭到老蒋的排挤,直接骗至南京随之免职,之后虽多次当选中常委,却没有实权,失去实权的冯玉祥直接出国考察去了。1948年7月31日,他应中共中央邀请,参加政协会议筹备工作,从美国乘胜利伦回国。然而,在途经黑海向敖德萨港行行进时,突遭大火,冯玉祥不幸遇难,终年66岁 第四位,张学良。张学良是奉系军阀首领张作霖的儿子,也是东北军的少帅。皇姑屯事件之后,他继任东北保安军总司令,坚持东北易帜,宣布服从南京国民政府,并在中原大战中选择出兵调停,帮助老蒋取得胜利,不仅成为了老蒋的结拜兄弟,而且还担任海陆空军副司令,管理黄河以北各省一切军政。即便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东北军选择不抵抗,他的地位依然不减,后来看清蒋介石的嘴脸,与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随后错信老蒋,被其长期禁忌,直到1990年才恢复自由之身 第三位,李宗仁。李宗仁是国民党桂系首领,更是老蒋最头疼的竞争对手,曾使其两次下野,他也成为中华民国首任副总统、代总统。抗日战争时期,李宗仁曾出任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指挥了著名的台儿庄战役。解放战争接近尾声时,他当选国民党副总统。当老蒋逃往台湾后,他也选择下野出走美国,晚年的李宗仁选择落叶归根回到祖国大陆 第二位,汪精卫。汪精卫是汪伪国民政府主席,也是中国头号大汉奸,早年跟随孙中山先生加入同盟会并参加武昌起义。孙先生逝世后,汪精卫更是担任国民政府常务委员会主席兼军事委员会主席,后因中山舰事件被迫辞职,出走法国。后来回国又担任了武汉国民政府主席,并与老蒋分庭抗礼。抗战爆发后,汪精卫被推举为国防最高会议副主席、国民党副总统、国民参政会议长,党政权势仅次于老蒋。然而他却选择投敌卖国,成为万夫所指的大汉奸 第一位,蒋介石。老蒋是继孙中山先生之后国民党最有权势的人,他掌控国民党军政大权长达半个世纪,并且其于国民政府时代一直居于军政统治,还在一段时间内成为国家元首。但老蒋奉行独裁统治,面对国难时更是固执地秉承让外必先安内的策略,对中国革命造成了近乎毁灭性的打击。虽然最后选择抗日斗争,但仍然难辞其咎,他的倒行逆施,最终迎来审判。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奋战之下,老蒋在中国大陆的独裁统治和政治生命终结,灰头土脸的败退到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