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李渊退位后,过得相当苦闷憋屈,一开始还可以和宫中貌美宫女吃喝玩乐,后来李世民看到

李渊退位后,过得相当苦闷憋屈,一开始还可以和宫中貌美宫女吃喝玩乐,后来李世民看到心中不满,委婉的对李渊说:您的宫女太多,不如回家嫁人。而后,一口气放了三千宫女出宫,没几年李渊就郁郁而终。 起初,日子看着还凑合。虽然是被儿子李世民在玄武门真刀真枪地“请”下了台,但好歹面子上还过得去。李世民杀了亲哥哥李建成、亲弟弟李元吉,回头就跑到李渊面前,“跪而吮上乳,号恸久之”——跪在地上抱着他爹的胸口一通大哭。这场戏演得怎么样?反正李渊信没信咱不知道,但这皇帝的位子,他是非让不可了。 武德九年八月,李渊下了诏书,把江山交给了李世民,自己搬进了皇宫正殿太极宫。他心里估计还琢磨着:我这当爹的给你让了路,你怎么也得念着我的好,让我安安稳稳过完下半辈子吧? 一开始,李世民确实也这么做了。李渊在太极宫里,身边还是前呼后拥,几千个年轻貌美的宫女伺候着,吃喝玩乐,排场一点没少。可这好日子没过多久,李世民心里就不得劲了。 李世民自己是靠政变上位的,他最怕什么?就怕别人学他。他爹李渊虽然退了,可还是开国皇帝,威望还在,身边又围着那么多人,谁能保证哪天不出点幺蛾子?这就像家里分了家,老头子还住在正屋里,新当家的心里总归不踏实。 机会很快就来了。贞观二年,长安城赶上一场大旱,好几个月没下雨,老百姓都快揭不开锅了。李世民正愁着呢,中书舍人李百药递上来一本奏折,说的话那叫一个“讲究”。他说,天不下雨,是因为宫里的阴气太重了,太上皇您爹那儿宫女太多,把阳气都给吸走了。 他立马下了道圣旨,话说得那叫一个漂亮:“宫里的女人们,整天关在深宫里,怪可怜的。除了打扫打扫卫生,也没啥大用处。干脆都放出去,让她们自己找人家嫁了吧!” 这话说得冠冕堂皇,既体恤了宫女,又显得自己仁德。可李渊一听,心里“咯噔”一下,凉了半截。这哪是放宫女回家,这分明是在清空他的太极宫,是在釜底抽薪啊! 一个男人,尤其是一个当惯了皇帝的男人,身边没了人伺候,没了那份热闹和排场,还算什么? 圣旨一下,太极宫里三千多名宫女,哭哭啼啼地被赶出了宫。昨天还歌舞升平的宫殿,一夜之间就变得冷冷清清,空得能听见回声。 李渊一个人坐在空荡荡的大殿里,连个说话的人都找不着了。他这才彻底明白,儿子这是在下逐客令了。 果然,没过多久,李渊就“主动”提出,说自己年纪大了,喜欢清静,想搬到西边的大安宫去住。这大安宫,原来是李世民当秦王时的府邸,当初李渊就不怎么待见这个儿子,修这府邸的时候也挺敷衍,远没有太极宫那么富丽堂皇。现在自己要搬进去,真是风水轮流转,心里那滋味,别提多憋屈了。 搬进大安宫,李渊的日子更苦了。这宫殿年久失修,冬天四处漏风,夏天闷热潮湿。更要命的是,李世民好像把他这个爹给忘了,几个月都不来请一次安。身边伺候的人也越来越少,越来越怠慢。 这时候的李渊,精神上唯一的慰藉,就是他还有个老伙计——裴寂。 这裴寂,是跟着李渊从太原一块儿起兵的老兄弟。当年李渊犹豫不决,还是裴寂推了他一把,又是送钱送粮,又是出谋划策,可以说,没有裴寂,就没有大唐的江山。李渊当了皇帝后,对裴寂那叫一个好,封他当宰相,从不直呼其名,亲切地喊他“裴监”,两人好得跟一个人似的。 李渊退位后,裴寂是唯一一个还敢经常去大安宫陪他聊天解闷的人。可这事儿,李世民看着又扎眼了。他觉得,裴寂就是他爹和过去那段权力的最后一根纽带,必须得斩断。 贞观三年,李世民找了个借口,说裴寂跟一个和尚来往过密,图谋不轨,直接把他官职撸了,赶回老家养老。裴寂舍不得老朋友,厚着脸皮求李世民让他留在京城,被李世民一顿抢白:“看在你有辅佐开国之功的份上,才没办你。你那点功劳,哪配得上这么高的官位?还不都是靠着跟我爹的关系!” 这话说得够狠,裴寂没脸再待下去,灰溜溜地走了。这下,李渊身边最后一个能说心里话的人也没了。 他彻底成了一个孤家寡人,被圈禁在破旧的宫殿里,每天能做的,就是对着空荡荡的院子发呆。 没了宫女,没了老友,没了权力,甚至没了尊严,李渊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贞观八年,李世民或许是良心发现,下令给李渊修建一座新的、更豪华的宫殿——大明宫。可这迟来的孝心,李渊一天福都没享上。贞观九年,大明宫还没修好,李渊就在大安宫里郁郁而终,享年七十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