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1942年,一位渔夫载着16名日军渡江,突然,他毫无征兆的撤下船桨,朝着江面纵身

1942年,一位渔夫载着16名日军渡江,突然,他毫无征兆的撤下船桨,朝着江面纵身一跃,就跳入了湍急的江中。 1942 年的浙江衢州,衢江面上总飘着一声 “欸乃”,那是船橹划破水面的声响,是渔夫陈根土和他那条乌篷船的记号。 可在那年月,这声音一半是救人的呼唤,一半是索命的信号。 日军铁蹄一踏入衢州,江边的安生日子就彻底没了。打鱼是别想了,百姓们四处奔逃、妻离子散,陈根土也只能拉上老婆阿秀,抱着三岁的女儿,在乌篷船里安了身。 江边滩涂无遮无拦,成了中国士兵的修罗场。那天,陈根土缩在芦苇荡里,大气都不敢出,只能眼睁睁看着密集的弹雨,把一个个同胞的身体撕碎,鲜血溅得四处都是。 有个军官高喊着 “为国尽忠” 倒下的模样,让他一股血性直冲头顶。同是渔民的水生想拉他,可根本拦不住,他抄起船橹就划了出去。 船小,一次顶多载十来个人。陈根土就在枪子儿堆里来回跑,子弹打在船上 “嗖嗖” 响,木屑飞得哪儿都是,胳膊被弹片豁开个大口子,骨头都露出来了,他随便扯块布条一勒,接着摇橹救人,半点儿不含糊。 船橹很快被血和汗浸得又黏又滑,可当他最后一次靠岸,剩下的十几名战士却不肯上船:“你走!我们掩护你,这条命道不能断!” 没等他反应,一声巨响炸开,那名军官带着弟兄们拉响手榴弹,和冲上来的鬼子同归于尽。陈根土就那么僵在江中间,手里的橹抖得厉害,眼泪 “噼里啪啦” 往江里掉,心里头像被掏空了一样。 但那柄浸了同胞血的橹,还没到歇的时候。 一天,十六个鬼子带着个汉奸闯进他临时搭的茅屋,刺刀顶着阿秀和女儿,菊纹刀鞘的武士刀架在他脖子上:“送我们去安仁铺!” 陈根土心里的火能烧沸江水,脸上却半点波澜没有,点头应了。 船行到江心,他突然吼起了家乡的渔歌《常山郎》。调子又高又野,鬼子起初还攥着枪,听着听着竟放松了,有的还跟着打拍子。 这帮鬼子哪里知道,这野腔野调的渔歌根本是催命符,陈根土每摇一下橹,都在把船往 “鬼见愁” 暗礁区带,那底下藏着个能把整艘船都吞进去的大漩涡,专等着收他们的命。 当渔歌唱到 “一道去见龙王”,陈根土猛地动了。他要么用船橹狠狠撞向船身,要么干脆纵身跳江。 乌篷船瞬间失控,一头撞在暗礁上裂开口子,转眼就被漩涡吞了进去。鬼子和汉奸的惨叫没一会儿就没了声。 靠着过人的水性,陈根土在下游的水面冒了出来,呛着水大口喘气,但他回头望去,乌篷船、船橹早已不见踪影,连阿秀缝在他衣襟里、寄托着牵挂的铜钱平安符,也跟着沉进了江底。 后来他在茶馆讲起这事,没人信,都当他是疯话。没想到几天后,下游乱石滩上真漂来了十几具日军尸体,而其中一具身上挂着的,正是那把菊纹刀鞘这东西成了最硬的铁证。 这下衢县炸了锅,“陈根土送鬼子见龙王” 的故事一夜成了传奇。 从此,衢江上每声 “欸乃” 的橹响,都像在讲那段往事,成了一曲没字的抗争战歌。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