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1966年,中国忍痛用4吨黄金买了荷兰的一艘过时挖泥船,可半个世纪过去以后,国外

1966年,中国忍痛用4吨黄金买了荷兰的一艘过时挖泥船,可半个世纪过去以后,国外居然反而重金向中国购买这艘船,但商务部只说了一句:我们只租不卖! “我们要打造属于中国人自己的挖泥船。”项目总工程师的这句誓言,道出了全体中国工程技术人员的共同心声。彼时,我国在大型挖泥船领域完全受制于人,西方发达国家不仅以垄断地位漫天要价,更对我国实施最先进设备的技术封锁。 在那个年代,我国以170万英镑的价格从荷兰引进了二手耙吸式挖泥船津航浚102号。这艘技术含量已显滞后的工程船,如实记录了中国在疏浚装备领域蹒跚起步的艰辛历程。 在随后的四十余年里,我国不得不持续从日本、荷兰等国高价采购挖泥船,每艘造价动辄数亿元,而且始终无法获得最先进的型号。 外方不仅收取高昂的设备费用,还索要天价的维护保养费用。更严峻的是,关键零部件的供应随时可能被中断,这直接制约着国家重大工程的建设进程。 转机出现在新世纪之初。2000年,国家将大型挖泥船的研制列入重点科研计划。上海交通大学、中交天津航道局等单位组建联合攻关团队,开启了自主研制的征程。 在研发初期,工程技术人员只能借助引进的国外设备,通过反复的拆解分析和实验验证,逐步探索和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团队通过持续的技术攻关,相继突破了泥泵抗磨损材料工艺、智能控制系统和高精度定位技术等一系列重要技术瓶颈。 2006年,我国首艘自主研制的大型绞吸式挖泥船天狮号成功下水,虽然性能较国际最先进水平尚有差距,但标志着我国在该领域实现了零的突破。 2010年,天鲸号的正式投运,使我国成为亚洲第一个、全球第三个独立掌握自航绞吸式挖泥船核心技术的国家。在南海岛礁建设工程中,该船以出色的作业能力被施工人员亲切地称作造岛巨匠。 2017年5月,我国商务部颁布了对大型挖泥装备的出口管理办法。这项政策既体现了维护国家安全的战略考量,也充分证明了我国在该领域的技术水平已经跃居世界前列。 如今,天鲲号作为亚洲地区最大、最先进的绞吸式挖泥船,展现了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的顶尖水平。这艘完全自主研制的巨轮能够胜任各种复杂海况下的作业任务,实现了全流程智能化施工。 从斥资4吨黄金购置二手船舶,到自主研制出领先世界的大型挖泥船,中国走过了一段跨越半个世纪的奋斗历程。这条自主创新之路虽然充满挑战,但最终成功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壁垒。 这个发展历程深刻昭示我们,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自主创新是强国之基。从高速铁路到巨型挖泥船,从航天工程到深海探测,中国制造的崛起充分证明:只要坚定不移走自主创新之路,就一定能够突破技术封锁,实现产业转型升级。这种创新精神正在更多领域薪火相传,发扬光大。 信息来源: 科普中国网|《又一国之重器——亚洲最大绞吸挖泥船“天鲲号”诞生》 环球聚焦|《中国造岛神器:从四吨黄金买二手货,到世界第一限制出口》 文|何夕 编辑|史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