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本次华盛顿多边会晤,欧洲其实很没面子。原本,冯德莱恩这帮人是想陪着泽连斯基去见美

本次华盛顿多边会晤,欧洲其实很没面子。原本,冯德莱恩这帮人是想陪着泽连斯基去见美国总统的。但却没如意。 椭圆形办公室的门刚关上那会儿,冯德莱恩站在走廊地毯上,高跟鞋尖不自觉地碾着地面。她身后跟着欧盟委员会主席、德国总理、法国外长,还有波兰、波罗的海三国的总理——这些人跟来可不是为了喝下午茶的,本想着跟泽连斯基一块儿露个脸,顺便在镜头里跟美国总统握个手,显得欧洲够团结。 谁承想美国那边直接改了流程。总统先生先拉着泽连斯基进了椭圆桌会议室,一待就是一个半小时。外头的欧洲人听着里面时断时续的笑声,翻译官的速记本翻得哗哗响,结果除了“安全援助”“经济支持”几个关键词,啥实质内容都没捞着。有个东欧小国的随行顾问偷偷跟我吐槽:“我们总理兜里揣着给乌克兰的新农具援助方案,结果连递纸条的机会都没有。” 等总统秘书终于来敲门,说“请诸位到东厅”,欧洲代表团的脸色能拧出水。东厅的会谈倒是热热闹闹开了三个多小时,可谁心里不清楚?刚才那一个半小时的“单独聊”,才是这场会晤的硬菜。就像请客吃饭,主人先陪最重要的客人吃满汉全席,再把其他客人叫过来啃冷掉的点心——这算哪门子待客之道? 要说美国这招玩得贼精。先单独见泽连斯基,把该谈的底线、该给的承诺全敲定了,再拉上欧洲人“补个会”。表面上是“多边协商”,实际上是告诉所有人:这事儿我说了算,你们配合就行。欧洲这边本来想着“我们陪着泽连斯基来,怎么也得平起平坐吧”,结果被结结实实上了一课——在国际舞台上,谁的地盘谁说了算。 不过泽连斯基这趟确实没白折腾。东厅会谈结束后,他站在镜头前,衬衫第二颗纽扣还歪着(估计是刚才跟总统聊得太投入没注意),说“美国和欧洲的支持让我们离胜利更近了一步”。底下记者举着相机的手都在抖,有个半年前还在文章里写“泽连斯基不过是个会演戏的政客”的老牌记者,当天晚上就发了长文:“我错了,乌克兰需要的从来不是同情,而是被当作平等伙伴的尊重。” 可欧洲这边就憋屈得慌。冯德莱恩回酒店的路上,飞机还没起飞,随行记者就举着话筒堵在机舱门口:“主席女士,您对今天的安排有什么评价?”她盯着舷窗外的云层,指甲盖都快掐进掌心了,最后只挤出一句:“欧洲始终与乌克兰站在一起。”声音轻得像片鹅毛——换平时,她早该拿着声明稿慷慨激昂了。 你说这事儿气不气人?欧洲各国凑钱给乌克兰买“海马斯”火箭炮,派护卫舰去黑海巡逻,结果到了关键场次,连跟总统见面的顺序都得看美国的脸色。就像咱们小区里几个大妈凑钱给独居老人买年货,结果超市送货时,只把最大捆的蔬菜塞给带头的大妈,其他大妈拎着小袋子站在旁边干瞪眼——图啥呢? 再想想半年前的欧洲议会,那会儿多少议员拍着桌子骂泽连斯基“不切实际”?说乌克兰撑不过三个月,说援助就是打水漂。可现在呢?人家能在椭圆形办公室里跟美国总统谈条件,能让原本冷嘲热讽的记者反过来道歉。反观欧洲,本来想秀一把“盟友情深”,结果成了“美国跟班”的活教材。 这世道啊,终究是实力说话。美国能在东厅谈完还能让欧洲跟着“团结”,那是因为人家有遍布全球的军事基地,有印钞机随便印美元;欧洲想端着“大国”的架子,可没了美国的支持,好多事儿根本办不成。就像菜市场里卖海鲜的摊位,位置好的能挑肥拣瘦,角落里的摊位只能等客人走光了才能收摊——这就是现实。 亲爱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评论列表

知天下事
知天下事 2
2025-08-21 15:32
欧州政客集体带小司机去见帮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