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加拿大财政部长卡尼在汉密尔顿钢厂高调签字:8月1日起,对所有含中国炼钢成分的产品再加25%关税。现场镁光灯闪成一片,他大概以为这只是给美国递的“投名状”,却没想到72小时后,中国商务部的两份文件让整个北美农业圈从梦里惊醒。 第一枪来得干脆。7月19日凌晨,海关总署通知:即日起暂停加拿大理查森、ADM两家主要出口商的油菜籽输华,理由是连续三批次检出检疫性杂草节节麦。别小看这种杂草,一旦落地生根,每亩玉米可减产三成。中国每年从加拿大买走550万吨油菜籽,占加出口总量一半以上,这纸通知等于直接摁住了阿尔伯塔省12万户农场的现金流。 农场主们还没回过神,第二枪又响。7月19日下午,农业农村部、海关总署联合发布:对加拿大猪肉启动紧急检疫复查,批批检测瘦肉精、沙门氏菌等7项指标,通关时间从72小时拉长到240小时。冷鲜猪肉等不起,进口商直接取消8月前所有订单。多伦多最大的猪肉加工厂当天就把出厂价下调15%,仍挡不住冷库爆仓。 数字更冰冷。加拿大油菜籽协会连夜给渥太华打报告:550万吨的年度订单如果消失,相当于34.7亿加元(约180亿人民币)的货款蒸发;猪肉出口商估算,仅8月就有2.3万吨冷鲜肉面临转内销,能把本地猪价再打下去一成。银行跟着凑热闹,阿尔伯塔两家地方银行把油菜籽种植贷款年利率从4.5%上调到7.2%,再不放款就抽贷。 更尴尬的是美国。芝加哥期货交易所交易员发现,加拿大油菜籽一旦缺席,中国买家马上把10月船期的巴西大豆采购量提高100万吨,美西大豆基差一夜跌去20美分/蒲式耳,相当于美国豆农少收3.8亿美元。美国农业部急得连夜开视频会,提醒农场主“做好失去中国市场的B计划”,可全球最大单一市场哪是说补就能补的? 渥太华这下慌了。7月20日,农业部长麦考利紧急约见中国驻加使馆商务参赞,想用“技术问题技术解决”把油菜籽放行。中方给的答复很简单:检疫标准写进《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第18条,想恢复就拿出连续三年零检出的记录。至于猪肉,瘦肉精在中国零容忍,没有例外。 加拿大网友把这场交锋称为“钢铁换猪肉的高关税回旋镖”。有人翻出去年10月加方对中国电动车、钢铝加税时的傲慢表态,如今评论区里只剩一句话:原来被挡在口岸外的心情是这样的。 故事还没完。北京一家大型油脂企业透露,他们已和澳大利亚、俄罗斯签下2026年前的新订单,加拿大份额从60%降到20%。而墨西哥猪肉协会正悄悄报价,准备把加拿大留下的空档再切一块。北美的粮库和冷库第一次真切感受到:当中国把贸易规则当工具而不是口号,任何关税大棒都可能砸到自己的脚。 信息来源: 观察者网7月17日《加拿大对中国钢铁再加25%关税》 新华社3月8日《我国自3月20日起对原产于加拿大的部分进口商品加征关税》 第一财经9月9日《对原产于加拿大的油菜籽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