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7月8日,抗日将领、原国军少将戴炳南在太原被游街示众后,于大南门被当众处死。太原当地百姓听说戴炳南被处死后,无不拍手叫好,那么为何戴炳南曾经也为抗日做过贡献,会有这么大的民怨呢? 戴炳南1906年出生于山东即墨,早年在北洋军阀吴佩孚手下当兵,后投归国民革命军。抗日战争爆发后,戴炳南在抗日爱国名将二十七师师长黄樵松将军手下担任营长,随黄樵松将军参与了血战台儿庄。 由于戴炳南在台儿庄大战期间表现还算英勇,因此获得黄樵松赏识和器重,成为黄樵松手下心腹干将,此后一路被黄樵松提拔,从营长晋升到团长。 1948年8月,黄樵松被晋升为国军第三十军中将军长,当即黄樵松就向蒋介石举荐戴炳南成为曾经嫡系部队二十七师少将师长。黄樵松能让戴炳南出任嫡系二十七师师长,可见对戴炳南多么信任。 第三十军后被空运至山西太原,蒋介石命黄樵松率三十军配合阎锡山抵御解放军。但黄樵松早已厌倦了内战,因此他暗中联系解放军华北军区第一兵团司令徐向前,准备阵前起义活捉阎锡山。 得知黄樵松想起义后,徐向前当即表示欢迎,第一兵团政治部主任胡耀邦本想亲入太原城传达徐向前的起义指示和帮助黄樵松策动起义,临出发前徐向前认为胡耀邦没必要亲自去,改派了第一兵团第八纵队参谋长晋夫前去。 起义前一天晚上,即11月3日,黄樵松把心腹爱将戴炳南召到住所,向戴炳南告知了起义计划,按理说戴炳南跟随了黄樵松16年,一路被他从营长提拔为师长,他对戴炳南可谓是有知遇之恩,他万万想不到戴炳南会出卖他,选择向阎锡山告密。 戴炳南表面答应黄樵松配合起义,结果从他家门一出来,就立刻跑到了阎锡山的住处告密,这使得阎锡山当即决定诱捕黄樵松。 阎锡山当夜以紧急军事会议为名召黄樵松到绥靖公署开会,黄樵松到了公署后当即就被阎锡山抓捕,并在黄樵松家中搜出了徐向前与他往来的信件,次日清晨,晋夫刚到太原城也被抓捕。 当即黄樵松和晋夫被押送南京审理,11月27日,黄樵松和晋夫在南京雨花台壮烈牺牲,新中国成立后他们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黄樵松被处决后,戴炳南立即被委任为第三十军军长接替黄樵松。由于戴炳南告密致使黄樵松起义失败,也导致本可以和平解放的太原陷入了攻坚战,最终经过将近5个月的攻坚战,解放军于1949年4月份解放太原。 太原解放前夕,阎锡山眼看情况不妙跑到了南京,而戴炳南则不能像阎锡山那样逃跑了,他在太原解放后,化装成农民企图逃跑,最终被解放军抓获。 戴炳南被捕后,不惜倾尽家产,各种摇尾乞怜,甚至请求解放军看在他曾为抗日出过力的份上免死,但鉴于他的告密导致了黄樵松和晋夫牺牲,也导致了太原人民陷入了战争之痛苦中,因此解放军组成的军管会军事法庭判处戴炳南死刑并立即执行。 由于戴炳南告密使得太原陷入攻坚战,让老百姓承受了本不该有的战争痛苦,因此太原老百姓当时无不痛恨戴炳南,所以在给戴炳南执行死刑前,军管会特意带着他游街示众以平息太原民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