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万达十年沉浮录:王健林从“首富”到“首负”的生死突围 深夜里,71岁的王健林对着

万达十年沉浮录:王健林从“首富”到“首负”的生死突围 深夜里,71岁的王健林对着资产清单发呆,西装空荡荡挂在消瘦的身体上,曾经“一个亿小目标”的豪言壮语,在堆积如山的债务前碎成齑粉。 2015年,王健林以2600亿身家登顶华人首富,万达帝国如日中天。十年后,这位曾站在财富巅峰的商业巨子,却深陷股权冻结、资产抛售与债务围城的泥潭。 2025年仅前五个月,他名下已有5条股权冻结记录,累计冻结金额超4.4亿元,万达集团被执行总金额突破75亿元,核心资产纷纷易主。 万达从香港退市那一刻起,这位军人出身的企业家便踏上了长达十年的生死突围路。当万达电影控股权最终落入腾讯之手时,王健林以一句“叫爸爸”的苦涩调侃,揭开了中国商业史上最悲壮转型的序幕。 2016年的王健林站在财富之巅,却做出了让他余生无数次悔恨的决定——让万达从香港退市。港股看不起大陆企业,这个带着民族自尊心的判断,让万达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退市需要340亿回购股票,而万达的现金流早已被海外并购掏空。王健林大手一挥签下第一份对赌协议,引入腾讯、苏宁、融创等战略投资者。协议如刀悬颈:2018年8月前A股上市失败,需连本带利偿还340亿。 命运在此时露出残酷面目。2017年金融去杠杆政策突至,银行集体抽贷,房地产行业一夜入冬。万达的A股上市梦碎,王健林被迫挥刀自救:13个文旅项目、77家酒店、海外资产相继抛售,累计割肉超1500亿元。 首次对赌失败后,王健林在2018年祭出险招——拆东墙补西墙,签下第二份对赌协议。京东、腾讯、苏宁等再度注资300亿,条件是2023年底完成上市。此时的万达已病入膏肓。A股上市无望,王健林只得拉下脸重返港交所。他成立珠海万达商管,四年间,四次叩击港股大门,四次被拒之门外。港交所的拒绝理由冰冷刺骨:财务不透明、盈利能力存疑。 2023年底大限将至,第三份对赌协议的380亿债务泰山压顶。走投无路之际,王健林打出最后底牌:将准备上市的万达商管60%控股权让予太盟投资集团,换取600亿救命钱。代价是“万达系”核心管理层彻底出局,老臣肖广瑞等24年功勋老臣相继离职。这三份对赌协议如同连环套,将万达牢牢锁死在资本困局中。当王健林在签约仪式上对马化腾喊出“爸爸”时,昔日的商业枭雄,终究在资本面前低下了头。 2025年成为万达的资产抛售大年,5月,48座核心万达广场以500亿元打包出售;7月万达电影控股权易主腾讯;连王思聪都卖掉心爱的私人飞机——那架曾花费5亿定制、机翼刻着“M-WANG”标志的波音BBJ,以3000万美元贱价出手。 平均每两天就有一座万达广场易主,媒体统计触目惊心。北京总部大厦、上海五角场旗舰店、广州白云新城地标,王健林亲手打造的商业图腾,在资本市场上接连改换门庭。 轻资产转型成为无奈中的战略自救。万达保留运营权换取管理费的模式初见成效——2024年管理费收入达89亿元,利润率升至35%。但代价惨重:万达商管90%股权被冻结,品牌控制力持续弱化。 当高杠杆模式撞上行业寒冬,首富也只能学会低头。”一位分析师的感慨,点破了这场转型的悲壮底色。 2025年3月,71岁的王健林注册成立珠海万达锐驰,试图二次创业。此时的他被拍到“身形消瘦、面容憔悴,大热天仍在巡视工地,在债务压力下,他依然坚守三条铁律:不烂尾、不欠薪、保投资者利益。 万达电影意外成为黑暗中的亮色。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预增341%-394%,非票收入占比达29%。“超级娱乐空间”战略升级显现成效,印证了王健林“留得青山在”的前瞻性。 儿子王思聪的转变更令人唏嘘。曾经“网红集邮者”卖掉豪车飞机援助父亲,网友偶遇他带着两女生逛饰品店的身影,与父亲深夜看资产清单的画面,构成商业浮世绘中最具张力的对照。 十年商海沉浮,王健林的西装日渐宽松,万达广场的金字招牌渐次更名。2025年7月,当太盟系高管黄德炜接掌大连新达盟CEO时,万达老臣肖广瑞的个人公众号更新了最后一条动态:“生活中需要的是‘水’,而不是‘盛水的杯’” 这位曾高喊“清华北大不如胆子大”的军人企业家,终究在时代变革中学会了放手。万达没有亡,但它不再姓王。当珠海万达锐驰的新招牌在风雨中竖起,71岁的王健林用枯瘦的手掌擦拭眼镜——杯已碎,水还在流。商业世界的残酷与仁慈,莫过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