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田仲樵被俘,面对日军的拷打,她宁死不屈,谁知这时,她听到了一个熟悉的声音:“哎呀仲樵,你还是听皇军的话吧!” 1939年冬天,牡丹江日军宪兵队审讯室里,田仲樵浑身是伤,正忍受着酷刑。 突然,铁门 “吱呀” 一声开了。一个尖细的声音传来:“仲樵,听皇军的话,少受点罪!” 田仲樵浑身一震。这声音,竟是她的丈夫宋一夫。曾经一起抗日的人,如今成了叛徒,帮日本人劝她投降。 这段令人痛心的背叛,要从多年前两人的相遇说起。 1932 年春天,穆棱县八面通镇的高粱地里,田仲樵在宣传抗日。 一个自称闯关东的教书匠宋一夫,突然跪在她面前:“田小姐,我愿意跟着你抗日!” 田仲樵看着诚恳的宋一夫,满心感动。她不会想到,这个决定彻底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田仲樵可不是普通女性。她是东北抗联唯一的女中心县委书记。 1936 年,她介绍宋一夫入党。在她带领下,宋一夫参与开辟了从穆棱到苏联的秘密交通线。 这条线太重要了。周保中、李范五等重要领导人,都靠它安全转移到苏联。 但日军 “三江大讨伐” 开始后,局势越来越艰难。宋一夫的态度变了,眼神开始躲躲闪闪。 1938 年 8 月的雨夜,田仲樵在刁翎镇联络站被抓。 敌人用皮鞭抽她,她疼得直冒冷汗,却咬牙不吭一声。 这时,审讯室的门开了。宋一夫一脸讨好地说:“皇军说了,你招供,咱们还能做夫妻。” 田仲樵这才明白,曾经发誓抗日到底的丈夫,早已在酷刑下屈服。 被捕后,田仲樵被关进伪满牡丹江监狱 7 号牢房。她每天用指甲在墙上划一道,数着被关的日子。 第 58 天,日军宪兵队长小林太郎带着宋一夫又来了。 宋一夫还在劝:“仲樵,皇军条件不错,你说出来就不用遭罪了。” 田仲樵突然爆发,戴着镣铐冲上去卡住宋一夫的脖子:“你以为我不知道你裤腰里的纸条?” 这句话让小林太郎立刻掏枪瞄准她。 原来,被捕前田仲樵就发现宋一夫和日军有来往。她故意把伪造的抗联情报,塞进宋一夫裤腰。 当晚,宪兵队传来枪声。田仲樵躲在稻草堆里,听到看守议论:“那个姓宋的,裤腰里搜出抗联密码本!” 她知道,反间计成功了。但等待她的,是日军更严酷的审讯。 1941 年除夕,田仲樵被转到哈尔滨道里监狱。别人团圆时,她只能在冰冷牢房里。 送饭的老狱卒悄悄掰开窝头,里面藏着纸条:“组织已联系上伪满军张排长。” 这让她想起三年前,用米汤在《圣经》上写情报的事。田仲樵知道,组织没放弃她。 接下来三个月,田仲樵在放风时故意哼唱抗联歌曲,引起伪满军排长张玉林注意。 张玉林借口 “检查身体” 靠近,田仲樵迅速塞给他一个布团:“荀玉坤的住所,松树旁第三个石缝。” 这正是抗联秘密联络点。 1941 年 4 月 15 日,田仲樵被押往刑场。她一脸平静,早已把生死看淡。 突然,枪声响起。张玉林带领起义部队冲散日军。混乱中,田仲樵看到宋一夫倒在血泊里。 这个叛徒,终于得到了应有的下场。 1945 年 8 月 15 日,日本投降。田仲樵拄着木棍,一瘸一拐走出监狱。 长期受刑让她双腿无法站直,但她的眼神,还和当年在高粱地宣传抗日时一样坚定。 东北局组织部要给她申请伤残补助,田仲樵拒绝了。她坚持回到抗联纪念馆:“我要让后人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忠诚。” 抗联纪念馆的展柜里,至今还放着田仲樵当年用过的发报机零件。 每次有学生参观,讲解员都会说:“这位田奶奶,用一生证明了什么叫‘虽九死其犹未悔’。” 2005 年,田仲樵在哈尔滨去世。临终前,她把珍藏多年的抗联臂章捐给纪念馆:“这不是我个人的荣誉,是所有为民族流血牺牲的人的勋章。” 回顾田仲樵的一生,她的革命火种早在青年时期就已点燃。 田仲樵出生在黑龙江穆棱县富裕家庭。受父母影响,她和妹妹田孟君走上革命道路。 “九一八事变” 后,田仲樵加入抗日救国会,成了交通员。 1932 年,在中共吉东特委领导下,她开辟了重要的秘密交通线。1935 年,经李范五介绍,田仲樵正式入党。 1937 年,周保中派她到牡丹江开展工作。田仲樵打入日军仓库被服厂,发展 30 多名工人成为反日会员,还成立了中共牡丹江党支部。 她摸清日军粮食仓库情况后,一把火烧了仓库。 1938 年,东北抗联陷入困境,田仲樵在林口县后刁翎被捕。敌人用辣椒水灌她,用烙铁烫她的腿和腹部。 后来因为没证据,敌人放松看管,田仲樵在百姓帮助下成功逃脱。 1941 年,她准备和延安特派员接头时再次被捕。这次,敌人用了更残忍的手段:辣椒水、老虎凳,往手指甲里钉竹签。 田仲樵被逼得 “疯” 了,敌人只能把她关进监狱。她在半疯癫状态下,度过了四年。 田仲樵一生没有亲生子女,却收养了十几个烈士遗孤。 在最黑暗的日子里,她用智慧和勇气与敌人斗争,用一生诠释了对民族的忠诚。 这样的英雄,值得我们永远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