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1944年,日军战车步步逼近,团长让林竞远开炮打掉它,他却死等30秒,战车又前进

1944年,日军战车步步逼近,团长让林竞远开炮打掉它,他却死等30秒,战车又前进了200多米,团长坐不住了:“再不开炮,我就毙了你!” 当时,抗日战争到了最艰难的阶段。日军在太平洋战场接连失利,转头在中国疯狂进攻,妄图打通大陆交通线。 豫湘桂战役就此爆发,桂柳会战正是其中的关键一役。在这场关乎国土存亡的战役里,一位年轻炮兵排长即将用一场传奇战斗,在抗战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1940年,19岁的林竞远中学毕业。那时,祖国大地战火纷飞,百姓饱受苦难。怀着一腔报国热血,他考入黄埔军校第七分校。 在西安王曲的训练场上,林竞远第一次摸到 37 毫米战防炮。教官告诉他:“这门德国造的 PaK-35/36,300 米内打穿日军坦克装甲没问题。” 从那以后,林竞远一门心思扑在训练上。别人休息时,他在练瞄准;别人睡觉时,他在记参数。就这样,他把战防炮的操作技巧,牢牢刻进了骨子里。 两年后毕业,林竞远成绩全优。因为火炮操作技术出色,他被选入战车防御炮教导总队深造。 在这里,他系统学习步炮协同战术。教官反复强调:“战防炮是步兵的盾牌,必须放在最前线!” 这些话,他一直记在心里。正是这段扎实的学习与训练,为他日后在战场上的每一次精准判断和果敢行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为他日后的战场抉择埋下了伏笔。 1943 年,林竞远被分到 93 军战车防御炮营。衡阳保卫战外围,他亲眼目睹日军坦克的嚣张。一辆 97 式改中型坦克横冲直撞,步兵扔出的集束手榴弹,打在坦克装甲上毫无作用。 林竞远急得咬牙:“要是我在,一定让它有来无回!” 当桂柳会战的战火烧起,那个在军校日夜苦练的青年,终于等来了将所学化为实战的时刻。带着在军校积累的本领和对日军的满腔怒火,林竞远迎来了他军事生涯的重要一战。 桂柳会战打响,林竞远带着两门战防炮,支援 29 团守卫桂北黄沙河。到了阵地,团长却把炮位设在离前线两公里的山坳里。为啥?因为战防炮太珍贵,团长怕丢了担责任。 林竞远一看就急了:“团长,这地儿不行!山体挡住射界,坦克来了根本打不到!得往前挪!” 团长一拍桌子:“你懂什么!炮丢了我脑袋都保不住!” 林竞远没被吓住,冷静说:“阵地丢了,后果更严重!” 两人争得面红耳赤,最后团长一跺脚:“行!就按你说的办!但炮出问题,军法处置!” 林竞远马上行动,把炮位挪到步兵战壕旁,还利用地形设了三个预备阵地。他跟炮手们说:“咱们就这点炮弹,必须一炮一个!都给我绷紧神经!” 万事俱备,只等日军坦克进入射程。一场实力与胆识的较量,即将在黄沙河的阵地上演。 10 月 27 日清晨,瞭望哨大喊:“鬼子坦克来了!” 三辆日军 95 式轻型坦克,喷着黑烟冲过来,后面还跟着大批步兵。 当坦克进入 800 米射程,团长电话就来了:“林排长!开炮!开炮!” 林竞远盯着瞄准镜:“团长,距离太远,打不准还浪费弹药!” 团长急得大喊:“再不开炮,我毙了你!” 林竞远咬着牙挂了电话。他心里清楚,这炮最佳射程在 300 - 600 米。现在开炮,就是白白暴露位置。 坦克越来越近,履带声震得地面发颤。传令兵脸色煞白跑来:“排长,团长说再不开炮,真要枪毙你!” 林竞远死死盯着坦克炮塔。 终于,当坦克距离阵地只剩 280 米时,他突然大喊:“装填穿甲弹!开炮!” 一声巨响,炮弹精准命中首辆坦克履带,坦克当场趴窝。 “撤!快换阵地!” 林竞远话音刚落,日军炮弹就砸了过来。他们刚转移到新阵地,第二辆坦克进入射程。“开炮!” 第二发炮弹打中坦克侧面,瞬间爆炸起火。 林竞远通过瞄准镜,看见日军车长露头指挥。“打指挥官!” 第三发炮弹飞出去,直接掀飞了日军车长的钢盔。剩下的坦克吓得掉头就跑,却被步兵用集束手榴弹炸瘫在稻田里。 这场战斗,只用了 47 分钟。林竞远的两门炮打了 11 发炮弹,击毁 4 辆坦克、2 辆装甲车,己方毫发无损! 满身硝烟的林竞远回到团部,团长紧紧握住他的手:“林排长,是我错了!你这炮,比德国教官教的还神!” 然而,这场以少胜多的辉煌胜利,在整个桂柳会战的大背景下,只是短暂的高光。残酷的战争仍在继续,严峻的局势并未得到根本扭转。 第二天,日军恼羞成怒,调来重炮疯狂轰击黄沙河。林竞远奉命撤离,看着被炸成废墟的阵地,心里不是滋味。他知道,一场胜利改变不了桂柳会战的败局,整个战局依旧艰难。 1945年,抗战胜利,林竞远所在炮兵部队改编。他选择脱下军装,考入厦门大学土木工程系。 后来有人问起他的战斗经历,他总是平静地说:“战场上做决定,没有对错,只有生死。” 曾经让日军坦克胆寒的神炮手,从此投身建筑领域,用另一种方式,继续为国家奉献。 2012年,林竞远在厦门离世。但黄沙河那场惊心动魄的战斗,永远留在了抗战历史中,也让后人记住了这位英勇又智慧的神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