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康撤离中国员工只是企业行为?别天真了。 这哪是简单的人事调整啊,分明是技术转移的紧急刹车。彭博社曝光的消息里,短短两个月,300多名中国大陆工程师和技术人员接到指令,从印度南部的iPhone工厂打包回国,留下的只剩台湾地区的支持人员。苹果和富士康嘴上不说原因,可时间点太微妙——印度工厂正卡在扩产iPhone 17的节骨眼上,新厂房还在建设中呢。 表面看是人力调度,实则戳中了印度制造最痛的软肋。这些撤离的中国员工,根本不是普通流水线工人,而是培训印度本地团队的核心教练。库克早就承认过,中国工人的技术和经验才是苹果扎根中国的关键,成本反而是其次。如今印度iPhone产量能占全球五分之一,全靠过去四年中国工程师手把手搭建生产线。人一走,效率立马打折,新工人培训更是卡了壳。 技术管控才是幕后推手。年初中国官方就悄悄放风,要求限制技术设备和人才流向印度、东南亚。这哪是针对富士康?分明是对着全球产业链转移的浪潮下钉子。中国可太清楚了,高端制造真正的壁垒不是厂房设备,而是人——那些能调试精密仪器、优化良品率的老师傅。 印度吃了记闷亏。他们原想着靠苹果产业链复制中国神话,2026年还要扛起供应美国市场的大旗。结果富士康一撤人,莫迪的芯片梦旧伤又被揭开:去年富士康才刚毁约195亿美元的半导体合资项目,印度政府百亿补贴至今发不出去。政策变脸、官僚扯皮,连工厂选址都能拖成烂尾,国际企业早被吓出PTSD了。 特朗普还在火上浇油。他嚷嚷着要对海外产的iPhone加税25%,逼苹果回美国。可美国工人工资高十倍,流水线速度?参考特斯拉德国工厂的三年闹剧就懂了。库克心里明镜似的:全球化早不是二十年前的样子,如今连技术人才流动都成了战略武器。 这场撤离像面镜子,照见了产业链重组最荒诞的现实。西方想摆脱中国依赖,印度想捡漏崛起,可拆链子比建链子难太多了。当技术转移变成国家博弈的筹码,所谓“世界工厂2.0”不过是个纸上童话。 (信息来源:彭博社、观察者网、IT之家、券商中国等公开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