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朝鲜战场上,美国人什么时候开始有了停战的想法?当然是发现怎么打都打不赢的时候。

朝鲜战场上,美国人什么时候开始有了停战的想法?当然是发现怎么打都打不赢的时候。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美国带着联合国军的旗号杀进战场。麦克阿瑟指挥的仁川登陆一度让美军士气高涨,他们觉得朝鲜半岛很快就能到手。可志愿军入朝后,形势急转直下。1950年底到1951年初的几次战役,尤其是长津湖战役,让美军吃了大亏。装备精良的美军发现,面对志愿军的灵活战术和拼命打法,自己占不到便宜。伤亡数字蹭蹭上涨,国内质疑声也越来越大。 1951年5月,朝鲜战争进入第五次战役后期。美军新司令李奇微上台后,改变了打法,集结了8万兵力、1300门火炮和180辆坦克,想一举攻下铁原,切断志愿军补给线。这时候,美国觉得自己还有翻盘的机会。可志愿军第63军站了出来,用2万缺粮少弹的部队迎战。铁原阻击战就此拉开帷幕,而这场仗成了美国停战想法的起点。 铁原阻击战从1951年5月28日打到6月12日。第63军军长傅崇碧带着部队摆出“品”字形防御阵型,把美军拖进消耗战。志愿军分成小分队,散布在20公里纵深里,靠着战壕和地道跟美军死磕。美军坦克冲上来,陷进壕沟被炸毁;飞机大炮轰半天,也压不住志愿军的反击。高台山上,40多人的志愿军小队硬是扛住美军一个加强团13次冲锋,歼敌800多,自己才伤亡6人。 这场仗打下来,第63军歼敌1.5万,自己伤亡2万,代价巨大但任务完成。美军6月11日好不容易进了铁原,却发现志愿军新防线已经布好。李奇微一看,士气低落,补给跟不上,再打下去也没戏,只能转攻为守。这仗让美国人彻底明白,靠军事手段赢不了。 铁原阻击战后,美国军方的信心被重创。联合国军伤亡惨重,战略目标没实现,国内反战情绪也在发酵。1951年7月,停战谈判在开城启动。美国一边谈一边还想施压,但战场上的失利让他们不得不接受现实。谈判拖了两年,1953年7月27日,《朝鲜停战协定》终于签了字。铁原阻击战成了美国从“速胜”到“停战”的转折点——他们发现,再牛的装备也打不垮志愿军的斗志。 这场仗能打赢,离不开第63军军长傅崇碧。他1916年出生在四川通江,16岁参加红军,经历过长征、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战功赫赫。朝鲜战争爆发时,他带着第63军上了前线。铁原阻击战前,他亲自勘察地形,制定战术,硬是用劣势兵力拖住美军。战后,他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后来还当过北京军区副司令员。2003年去世时,他87岁,一辈子都献给了国防事业。 铁原阻击战让美国付出了沉重代价,也给志愿军带来了巨大牺牲。联合国军死伤无数,志愿军也用鲜血换来了胜利。这场仗告诉所有人,战争不是光靠武器就能定输赢的。美国在朝鲜战场上的失利,不光是军事上的挫败,更是战略判断的失误。从铁原开始,他们就知道,继续打下去只会越陷越深。

评论列表

苏米
苏米 2
2025-05-11 12:14
一战凡尔登,二战斯大林格勒,朝战铁原+华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