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1944年,伪军头子见日军大势已去,决定率部投奔八路军,谁知这时,日军却打来电话

1944年,伪军头子见日军大势已去,决定率部投奔八路军,谁知这时,日军却打来电话:“听说你要投靠八路军?这事你可要想清楚!” 1944年的中国,抗日战争已经打到了白热化。日本鬼子在太平洋战场上被盟军揍得鼻青脸肿,国内的日子也不好过。山东这块地儿,八路军越打越猛,鬼子的防线摇摇欲坠。就在这当口,伪军头子莫正民嗅到了风向不对。这家伙可不是啥正面人物,1910年出生在山东临沂,从小混迹地方武装,后来干脆投了日本,当上了伪军头子,手底下管着差不多4000号人,专门帮鬼子干脏活,欺负老百姓,跟八路军对着干。可到了1944年,他发现情况变了。 那时候,八路军的势力在山东蹭蹭上涨。共产党领导的这支队伍,靠着灵活的游击战,把鬼子搞得焦头烂额。莫正民手下的伪军也不是没跟八路军交过手,但每次都吃瘪。有一次,他一个部队跟八路军干了一仗,结果被收拾得干干净净,连渣都不剩。这事儿让莫正民看明白了,再跟鬼子混下去,迟早是个死。他不是啥英雄,但脑子不笨,立马动了投奔八路军的心思。 八路军那边也不是傻子。他们的司令员陈士榘早就盯着莫正民这块肥肉了。4000人的部队,要是能拉过来,战斗力能上一大截。于是,八路军派了几个地下工作者,偷偷摸摸混进莫正民的队伍里,劝他赶紧弃暗投明。莫正民这人挺滑头,一开始没敢全答应,一边给八路军点小恩小惠,一边还留着后手,怕鬼子翻脸收拾他。可形势不等人,鬼子输得越多,他的日子越不好过,最后实在扛不住了,才下定决心投过去。 当然,莫正民也不是白投的。他跟八路军谈条件,说自己过去得有点回报:一是别追究他以前干的坏事,二是投了八路军还得给他个官当。陈士榘掂量了一下,觉得这买卖划算。毕竟4000人的队伍,能直接拿来对付鬼子,值这个价。于是双方一拍即合,计划着一起干一票大的——攻下莒县。这地方是鬼子控制的一个小城,守军不多,莫正民的部队正好守着城门,里应外合,拿下来不费劲。 可就在这节骨眼上,鬼子那边察觉到不对劲了。莫正民部队里本来有几个日本顾问,平时盯着他的一举一动。也不知道咋回事,这几个顾问突然不见了踪影,估计是闻着味儿跑了。与此同时,鬼子还发现附近有些奇怪的部队调动,怀疑莫正民要反水。于是,一个日本军官直接给莫正民打了电话,话里带着威胁:“听说你要投靠八路军?这事你可要想清楚!”这电话来得太不是时候,莫正民心里肯定慌得一批,但他没退缩。 鬼子打完电话没多久,莫正民就下了命令,让手下打开莒县的城门。八路军趁夜摸进去,跟鬼子干了一场硬仗。鬼子人数少,又没防备,被打得晕头转向。到了天亮,莒县就解放了。莫正民的4000人马顺势编进了八路军,成了个独立旅,他自己当旅长。这一下,鬼子在山东的地盘又缩了一块,算是吃了大亏。莫正民这步棋,走得挺险,但也让他捡了条命。 这事儿说白了,就是个投机的事儿。莫正民投八路军,不是啥觉悟高,也不是想抗日救国,就是看鬼子要完蛋了,赶紧找条活路。他以前干的那些缺德事,欺压老百姓、帮鬼子打八路军,谁也抹不掉。投了八路军,他倒是帮了点忙,但根子上还是为了自己。八路军这边呢,也没把他当啥好人,就是看中了他的兵力,互相利用罢了。 战后,莫正民没啥大起色。解放后,他在山东干了点农业活儿,算是老老实实过日子。1983年,他73岁的时候死了。回过头看,他这一生挺复杂,从地方混混到伪军头子,再到投八路军,最后平平淡淡收场。说他坏吧,确实干了不少坏事;说他有功吧,后来的确帮了抗日一把。历史这东西,就是这么纠结,谁也说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