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访者阿晋是一名高二年级的男生,家中长子,有一个妹妹。

阿晋从小听话懂事,成绩优异,多年来主要靠自己安排学业和生活。
与父亲关系存在矛盾冲突,与室友关系不和,学业焦虑,情绪波动大。
“我只不过是想多花点时间在学业上,为什么要这样孤立我?”阿晋一边哭泣一边讲述人际焦虑和宿舍矛盾。
阿晋从小被教育“勤能补拙”,即使考上理想高中,他依然不敢懈怠,每天早出晚归地学习,上课总是主动发言,后来却发现自己成了同学眼中的“异类”。
自从被老师表扬后,阿晋越来越感觉自己与周围的人格格不入,难以融入圈子,室友活动都不叫他参与,他与室友矛盾逐渐激化。
他被室友嘲讽是“卷王”,说他不会享受生活,败坏大家娱乐的兴致,阿晋很委屈、难过,但他尽力克制自己,害怕矛盾激化后自己无处可去。
每当觉得苦恼时,他就会向女友倾诉。
平时能出寝室的时候,他就尽量在外面躲一天,害怕回到宿舍,因为害怕受到伤害而选择逃避社交。
开始咨询时,阿晋一边哭泣一边表示,自己感觉很难继续学业,很难集中注意力,很多内容听不懂。
室友爱打游戏,电脑声音开外放,阿晋受到很大干扰。
自己很想学习,但是被室友嘲笑太“卷”。期中测验即将来临,阿晋自述学得很糟糕。
明知道自己要好好学习,但是无法专心看书,不得不面对测验。
阿晋学业效率低,烦躁焦虑,身体莫名疼痛,每日身心俱疲,无望感强烈。
阿晋害羞、不爱交际、自叹自怜,认为自己资质一般,相貌平平,不善言辞。
遇到事情总是习惯地隐忍,为了回避对抗而做出让步和妥协。
缺乏足够的自信,总觉得自己不够好,无用感强烈,害怕“麻烦”别人,不愿意寻求他人帮助。
母亲曾经是小学教师,后来下岗在家,几乎不让阿晋做任何家务,只要求阿晋专注于学业。
父亲是公司经理,阿晋与父亲之间存在情感矛盾,理智上知道父亲是为自己好,但是情感上觉得交流很累、很焦虑。
阿晋因从小成绩优异,得到的父母关注相对妹妹多一些,与妹妹关系比较亲密。
阿晋在一岁时有过溺水的经历,经抢救才挽回生命,一直怀疑溺水会造成大脑受损,智力下降,因此从小就铭记母亲的教诲,学习刻苦,成绩优异
。父亲管教严厉,小时候因为成绩不好和作业出错而被多次罚跪。
从初中开始住校,一个星期回家一次,后来考到当地的高中,即使月末或寒暑假回家,主要也是在埋头学习,多年来养成了凡事都是靠自己解决的习惯,害怕麻烦别人。
哪怕是买饭、取快递、回寝室开门都尽量不去麻烦室友。
小学曾被同学孤立、欺负,到高中有所缓解。
但同学间竞争压力很大,主要时间都用来学习,几乎没有精力社交,关系亲密的朋友甚少。
阿晋家境一般,父母能够提供的教育资源和社会支持资源有限。
阿晋懂事、听话、刻苦学习,主要精力都用于学习文化知识,除了阅读,兴趣爱好甚少。
小时候被同伴孤立、排斥时,来自老师对成绩的认可和表扬往往能抚慰阿晋的孤独和伤痛,阿晋因此越发刻苦学习。
同时感恩老师对自己的赏识和支持,他希望将来成为一名好老师,帮助更多像自己一样的孩子。
对知识的认可和追求塑造了阿晋好强、自尊心高的人格特点。
因儿时溺水的创伤,阿晋总是怀疑自己智力不高,多次去做智力测试。
父母一直教育阿晋要“勤能补拙”。阿晋坚信只有通过勤学苦练才能弥补自己资质平平、相貌一般的劣势,控制不住地想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将任务做到满意,害怕出现瑕疵被嘲笑。
阿晋自述自己脑子反应慢、嘴笨,害怕社交,能取得今天的成就,靠的是自己的勤奋学习。
勤奋带来的成功和收获造就了阿晋敏感、小心谨慎的人格特点。

作为家中的长子、爷爷的长孙,阿晋从小被教育要坚强,做一个坚强的男人,要照顾好妹妹,不能给家人增添负担。
在遇到被同伴孤立、欺负的情况时,无法向家人诉说自己的痛苦、孤独。
同时还会因为自己没有达到理想中的坚韧和强大而自责,害怕再次受到伤害而回避社交,形成内向、自卑、懦弱又要强的人格。
阿晋勤奋学习,坚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学习成绩总体不错,通过学习能获得成就感和意义感。
有坚韧的心理品质,自述有时候痛苦万分,但始终坚信一切终究会过去,不会去做伤害自己的事情,自述通过大量文学阅读感悟到生命的顽强。
情感细腻,共情能力强,有感恩之心,感恩老师、朋友和父母,想要回报社会。
有爱人的能力和被爱的需求,关爱妹妹的学习和成长。
主动寻求帮助,尽力避免寝室矛盾升级。
阿晋面对寝室矛盾时,一方面感到深深的无力和焦虑,运用了原始模式。
但同时为了生存和发展,在应对问题中也发展出了自主、坚韧的品质,学会避免人际冲突升级的生活智慧,并不断对自我价值进行反思,做出相应的行为调整,这是阿晋的发展模式。
通过场景重建干预,帮助阿晋转换悲观视角,进一步平复内心的焦虑和愤怒,去发现阿晋在问题中的力量与坚韧。
让阿晋感恩母亲的付出,尝试与父亲和解,理解父亲的无奈与不容易,愿意以更正向的态度来与父亲情感连接。
强化阿晋的自我认同,找到自己的资源、力量和优势,接纳自己的价值,认识到自己是有能力、有价值的。
我在潜意识状态下找到了阿晋的病理性记忆,初一的时候,有个男生是靠着关系挤进这个班级的,测验结果出来后,男生排在了倒数第六。
他本想好意地安慰一下那个男生,便说:“你别太难过了,你看,你至少没考零分。”可是男生听完这番话,却觉得这像是在嘲笑他,从此以后,这个男生就开始找各种茬儿来攻击阿晋,和他翻脸。
阿晋感到非常难过,有口难辩,明明是出于好意,却反遭误解,甚至被攻击。
我对阿晋的病理性记忆进行重组,他焦虑的情绪下降了许多。
记忆重组干预两个多月后,阿晋自述没有那么愤怒和焦虑了,感觉想明白了很多。
同时,阿晋更新了对自我的认识,挫败感和无价值感也有所降低,对未来的学业安排有了一定信心。
阿晋的负向情绪得到释放,情绪总体趋于平稳,重新投入到学业中。
阿晋愤怒和怨恨情绪有所缓解,正在努力与室友改善关系,一起去食堂吃饭。

此外,阿晋每周能与父母通电话,愿意尝试与父亲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