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不欠任何国家的!越南总理范明政在天津夏季达沃斯论坛上公开表示“强者有义务帮助弱者”,话里话外都在暗示中国作为大国“离不开亚洲支持”。言下之意就是中国该多帮衬越南。这种把中国辛辛苦苦攒下的家业,当成给别人分蛋糕的理所当然,实在是让人摸不着头脑——合着中国发展好了,就得无条件当提款机?越南总理这话的潜台词其实很明白,就是想让中国承担更多“区域责任”,要是不答应,就得落个“不仗义”的名声。可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不过是小国在中美之间搞博弈的老套路——用道德绑架换实际好处。从经济上看,越南跟中国的关系可不算远。2024年中越双边贸易额都突破2300亿美元了,中国连续20年都是越南最大的贸易伙伴。但就在一边赚着中国产业链的钱,另一边越南却悄悄跟美国签了贸易协议,对经越南转口的中国商品收40%的惩罚性关税,还让美国海关到自己港口查中国货物。这种“吃着中国饭,还砸中国锅”的操作,活脱脱一副精于算计的模样。更有意思的是,越南总理说这话的时候,正好是美越刚签完贸易协议没多久。协议里越南单方面取消了对美关税,就换来了美国对越南商品20%的关税“优惠”。这明摆着就是拿中国的利益当筹码,在中美之间玩平衡术呢。就像网友说的:“越南这是把中国当跷跷板,两头晃悠着占便宜。”其实越南这样的情况也不是独一份。这些年不少亚洲小国都染上了“巨婴症”:菲律宾在南海拉着外人跟中国对着干,老挝一边接中国的基建援助,一边跟美国签稀土协议,就连人口不到600万的芬兰,都敢放话要“扩大对华制裁”。这背后的原因,说起来有这么几点。一是经济依赖和政治投机拧在了一起。这些国家既想靠着中国的产业链赚钱,又怕跟中国走得太近影响自己的战略空间,于是就想着“脚踏两条船”。比如越南,高铁建设找中国帮忙,转头就在南海问题上配合美国搞动作,算盘打得噼啪响。二是被地缘政治裹了进去。美国这几年在亚太搞“印太战略”,又是给经济援助,又是搞军事合作,拉着小国站队。越南跟美国签的贸易协议,菲律宾跟美日搞的联合军演,说白了都是给美国递“投名状”。三是拿对华态度当国内政治的挡箭牌。有些小国领导人,国内矛盾解决不了,就想靠对中国强硬来树立形象。像越南最近政局不太稳,新上台的领导人急着通过“对华博弈”刷存在感,哪管什么中越长期合作的大局。面对这种“撒娇式外交”,中国的应对倒是挺有大国风范。首先是守住原则底线,商务部明确说了,绝不接受以牺牲中国利益为代价的协议,该反制的时候绝不手软。这种“以斗争求合作”的做法,既护住了自己的利益,也给国际社会递了个明确信号。再就是用事实说话。中国搞“一带一路”给沿线国家带来的好处是实打实的:中老铁路一通,老挝从“陆锁国”变成了“陆联国”;柬埔寨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养活了3万多人,成了当地经济的发动机。这些都说明,中国的合作是教别人怎么打鱼,不是简单给鱼吃。还有就是推动多边合作,中国积极搞“亚洲创新网络”“上合开发银行”这些平台,把合作模式从“双边施舍”变成“多边共赢”,这种包容的发展思路,正在慢慢改变国际经济的老规矩。说到底,越南总理这番话,暴露了有些小国在国际交往中的“巨婴心态”——既想沾中国发展的光,又不愿承担半点责任。可国际关系从来不是单方面索取,真要合作,就得平等互利。中国一直讲究“共商共建共享”,但这绝不等于接受道德绑架。就像外交部发言人说的:“中国不欠任何国家的,我们的合作是基于共同利益,不是单方面的义务。”那些想着用“弱者有理”来绑架中国的国家,早晚得明白:世界需要的是能并肩前行的伙伴,不是只知道伸手的索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