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粟裕降职后到杭州,一位军队元勋要去看望,粟裕连说:可不敢这样

这张照片拍摄于1959年春天的杭州,最右边的两位同志,是红三军团的元勋人物滕代远,以及开国第一大将粟裕。滕代远的军事战绩

这张照片拍摄于1959年春天的杭州,最右边的两位同志,是红三军团的元勋人物滕代远,以及开国第一大将粟裕。

滕代远的军事战绩,不像“战神”粟裕那么亮眼,但建国后他长期担任铁道部长,工作和生活都比较稳定,粟裕则经历了大起大落。拍上面这张照片的时候,粟裕的处境和心情就不算太好。

滕代远和粟裕的交集,要从很早的时候开始说起。他俩都是湖南怀化人,并且是校友,都曾在常德省立第二师范读书,只不过滕代远比粟裕年长3岁,是他的师兄。

在红军时期,两人已经非常熟悉了,滕代远资历深,职务一度比粟裕高得多。滕代远担任红一方面军副总政委时,毛主席是总政治委员,当时粟裕还只是一名师级干部。但由于是老校友,滕代远常主动和粟裕交流军事观点,彼此非常欣赏。

1934年中央红军长征后,滕代远与粟裕分别时间较长。1952年粟裕被毛主席点名调到北京,出任副总参谋长,他们见面的机会又多了起来,经常一起叙旧。滕代远为人低调、不显山露水:粟裕1954年被提拔为总参谋长,这是他生涯中的最高军内职务了;而滕代远早在全面抗战初期,就担任过中央军委参谋长,和粟裕建国后的巅峰军职对等。滕代远的资历,实在太深了。

回到文章开头的那张照片。当时滕代远是特意去看望粟裕的,并且背景不太寻常。粟裕在1958年夏季的军委扩大会议上,遭到上级首长批评,定性为工作中的“极端个人主义”。这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批评,在团级以上单位都进行了传达,很影响将军的声誉。此后粟裕职务降低,不再担任三军总长,而是成了军事科学院副院长。

军科是个新单位,此时刚成立不久,换句话说粟裕被调离了核心部门,暂时只能搞搞理论研究。对于曾经纵横捭阖、功绩显赫的开国大将,心理落差自然非常大。叶剑英元帅是时任军事科学院院长,也就是粟裕的顶头上司。59年春天,他看出粟裕状态很差,便特批粟裕到南方各地转一转,放松一下。

这对于粟裕是好事情。粟裕的身体一直不好,患有美尼尔综合症,加上遭到军委批判的心理打击,是该好好放松放松。于是他便听从叶帅的意见,外出转了不少地方,包括浙江杭州。

浙江是三野部队解放的,这时候还有许多老战友、老下属在杭州工作生活。粟裕来这里后,能够跟他们见面谈心,这令粟裕感到欣慰。最意想不到的是,时任铁道部长的滕代远正好在杭州出差,得知粟裕也来了,说什么也要过去看看他。

粟裕又惊又喜,接到电话后连说:可不敢这样啊!应该我去看望您才对。确实,滕代远算是粟裕的老首长了,早期的军内地位也比粟裕高。一般来说,都是老下属主动去看望首长,而滕代远却非常朴实,不管那些“讲究”,喜欢反着来。

说到底,是滕代远对粟裕放心不下。滕代远早就脱离军队体系了,所以没参加58年的那场军委扩大会议。他知道粟裕在会上受到重击,职务也降低了,心情一定很糟糕。所以滕代远借这次出差的机会,有些话要当面说给粟裕,为他打打气。

另一位开国大将萧劲光,也在杭州陪着粟裕,他俩是至交好友。几人见面后,粟裕倍感温暖,似乎暂时忘掉了那些委屈的经历。滕代远紧紧握着粟裕的手,让他一定要“相信组织,早晚会查清楚、研究清楚,给你一个交代!”

滕代远如此做法,应该说非常难得。当时粟裕毕竟是不久前才受到大会批判的人,滕代远却毫不避嫌地去看望并鼓励,他做事很有“古君子之风”。

更关键的是,那几年负责主持军委工作的是彭德怀元帅,彭总又是滕代远最好的朋友之一,他俩是红三军团的主要创始人。在滕代远看来,彭总和粟裕都是难得的好同志、好战友,有矛盾分歧,其实也是出于工作,不会影响滕代远对好友的判断和评价。

本栏目由军事历史作家运营,专注于军情、军史、战史、国际关系研究,以专业视角为您还原全貌,带来精彩细节。作品覆盖图文、视频、音频领域,欢迎关注以获得更多精彩文史内容,也欢迎您点赞、评论支持,作者期待您宝贵的意见建议。本文全网同步,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