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参考消息报道,美国国防部长皮特·赫格塞思的三名前高级顾问谴责了他们所谓的“毫无根据的攻击”。此前在针对信息泄露事件不断扩大的调查中,他们被带离五角大楼。过去一周,赫格塞思核心圈子有四名官员被解职,其中三人是赫格塞思的助手丹·考德威尔、国防部副部长斯蒂芬·范伯格的办公室主任科林·卡罗尔和国防部办公厅副主任达林·塞尔尼克。
五角大楼(资料图)
自2025年1月本届美国政府就职以来,五角大楼人事变动频繁,众多将领纷纷遭撤换,涉及从高层到基层的多个层级官员。像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查尔斯·昆顿·布朗上将、海军作战部长莉萨·弗兰凯蒂等高级军官,都未能幸免。路透社分析指出,特朗普在首个总统任期内就有解雇与自己意见不合的高级军官的先例,而赫格塞思上台后对特朗普言听计从,积极推进一系列动作,如迅速重组国防部、向美墨边境派驻军队、要求欧洲增加军费,还取消了民主党执政时在部队内推行的多元化政策,这些都加剧了五角大楼内部的不稳定。
赫格塞思本人也深陷“信号门”漩涡,而且是二度中招。多家外媒曝光,他不仅在一名记者意外加入的美国国家安全高官群聊中分享了打击也门胡塞武装的方案,还几乎同时在一个有妻子、弟弟和私人律师等13人的私人群聊里透露了相同信息。要知道,这些信息属于高度机密,部分群聊成员根本没有权限知晓。这并非他首次出现此类问题,早在3月,他就在由国家安全事务助理迈克尔·华尔兹创建的“胡塞PC小组”群聊中泄露过相同空袭计划,甚至误将《大西洋》月刊总编辑杰弗里·戈德堡拉进群聊。这些泄密行为引发轩然大波,美国国会参议院少数党领袖、民主党人查克·舒默强烈要求将赫格塞思解职,认为他置他人生命于危险境地。但面对指责,赫格塞思拒不承认,只是一味指责媒体和民主党人。白宫也站出来力挺,坚称没有物色新防长的打算,总统特朗普还表示对赫格塞思“完全信任” 。
特朗普(资料图)
特朗普此番大规模解职官员,极有可能与之前的“泄密案”存在紧密联系。3月,美媒曾报道马斯克访问五角大楼并听取对华作战方案简报,尽管相关方均予以否认,但五角大楼随后展开的大规模调查,动用测谎仪、暂停日常工作等举措,都显得不同寻常。如今又针对性地清理人员,不得不让人怀疑特朗普政府或许真的在谋划对中国开战的计划。
此外,特朗普似乎将“忠诚度测试”引入了五角大楼。自他重返白宫,就对五角大楼展开系统性“清洗”。被解职的官员中,不乏像考德威尔、塞尔尼克这样具备实战经验的人员,他们只是因为政策立场与特朗普团队存在分歧,就被扫地出门。这种做法导致美国决策机制逐渐走向单一化,大量技术官员流失。长此以往,特朗普可能会更加依赖政治亲信,陷入“信息茧房”,做出军事冒险决策。曾经,在特朗普执政末期,时任参联会主席马克·米利曾私下向中方保证“美国不会发动攻击”,成为制衡总统冒险行为的重要力量,却遭到特朗普的辱骂。如今,五角大楼内部的反对派被清洗,类似的制衡机制恐怕难以继续发挥作用。
五角大楼(资料图)
赫格塞思服役时间短,最高军衔仅为陆军少校,后来成为福克斯新闻的网红军事节目主持人。特朗普看中的并非他的军事专业能力,而是他的忠诚,希望他成为听从自己命令的“傀儡”。事实证明,这一用人决策弊端尽显,赫格塞思在信息安全管理上漏洞百出,一系列泄密事件严重损害了美国国防部的形象和权威。
在这场五角大楼的风云变幻中,美国国防部的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国际社会都在密切关注着,看美国将如何应对这场危机,是及时纠错、回归正轨,还是在混乱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而对于其他国家来说,美国五角大楼的这场动荡无疑是一个警示,在人才选拔和机构管理上,必须以专业能力和道德品质为准则,否则再强大的机构也可能陷入万劫不复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