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68年,苏联将军们突发奇想:能不能造一架既能运兵,又能打仗的直升机?
米里设计局接受了这个特殊的要求,他们在米-8运输直升机的基础上,改造出了米-24武装直升机,除了火力强大,还能搭载8名全副武装的特种兵,执行"飞行步战车"任务。

超低空飞行的雌鹿
其机腹钛合金装甲厚达10毫米,540公斤防护重量,使其成为全球首款具备核生化三防能力的武装直升机。

独特的16°下反角短翼设计,能在330公里/小时俯冲速度下,分担25%的旋翼升力,这项气动创新设计,让雌鹿成为70年代,速度最快的直升机。
初代米-24,就像个"三座敞篷跑车",三个飞行员并排坐着打仗。这种设计虽能俯瞰战场,却让驾驶员暴露在防空火力之下。


于是1973年改出米-24D型,把座位改成前后两排,配上夜视瞄准镜和大马力发动机,这才在阿富汗玩出了著名的的"死亡俯冲"战术。
双机编队在2000米高空,以70°角俯冲而下,在距离目标800米时,同时发射128枚S-8型57毫米火箭弹,5秒内,毁伤面积就能达到3个足球场。

1981年推出的米-24P,直接在机头焊了门30毫米巨炮,一炮能打穿坦克侧面装甲。但开炮时直升机抖得像筛糠,又换成了更精准的23毫米双管炮。
可别小看这个改动,但是攻击精度却大幅上升,1981年量产的米-24P在机首右侧装载AO-18型30毫米机炮,这门能击穿50毫米装甲的野兽级武器,却因后坐力导致整机震动超标。

直到1989年问世的米-24V,采用平衡设计,23毫米双管机炮配合AS-10空地导弹,在车臣战争中,创下单机日毁9辆装甲车的纪录。
令人惊叹的是,其短翼挂架设计,不仅能提升高速性能,还能承载1.5吨武器载荷,这个数据,直到科曼奇直升机出现才被打破。


80年代的阿富汗战争,雌鹿机群承担了75%的紧急支援任务。并且独创了个「菊花绽放」攻击队形,8架直升机从8个方向俯冲,在距地200米高度,同时发射火箭弹,形成直径1000米的绝对杀伤区。

1995年格罗兹尼巷战中,经过夜视系统改装的米-24V,更展现出黑暗统治力,其微光电视能在月光条件下,识别出500米外的人形目标。

从1968年图纸上的脑洞,到打遍全球30多场战争,这架生产了2300多架的空中怪兽,愣是把"飞行装甲车"的幻想,变成了战场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