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军事的发展到底有多么迅速,或许在今天如今可以直白的说,中国的军事实力就是世界第一。 美国前总统克林顿的这番话透露着一股担忧,而且听着有点绕,但却捅破了一层窗户纸,道出了美国政界一种藏不住的焦虑,毕竟世界格局的“新陈代谢”已经开始了,这不只是谁上谁下的简单故事,而是中美两国选择了两条完全不同的路,这才导致了两国的重量也完全不同了。 中国的路子,是典型的“向内看”,我们把主要的精力都花在了巩固自家地基上,拼命搞经济、搞科技自主,这种战略的核心想法很直接,建立一个强大的内部循环,这样不管外面风浪多大,自己都能站得稳,科研人员玩命攻克技术难关,就是为了把核心技术牢牢攥在自己手里,这种“固本培元”的劲头就是我们应对外部限制的底气。 而美国过去几十年走的是一条“向外闯”的路,全球范围内的军事干预耗费了天文数字的资金,可这些钱砸出去,换来的却是国内一屁股债,高企的国债和财政赤字,就像体内的慢性病,真正的危机还不是这些数字,通货膨胀、社会撕裂、违禁品泛滥,这些深层次的问题正在一点点掏空美国的根基,说白了,动摇美国地位的根本原因是家里出了问题,而不仅仅是外面来了个挑战者。 不同的路,结出了不同的果,中国“内固”战略的成果,在一次次阅兵中展现得淋漓尽致,那些现代化的装备体系,可不是摆设。完全自主设计、带着电磁弹射技术的福建舰标志着我国的海军正奔向深蓝远海,天空中有歼-20这样的隐形战机,而能改变战略平衡的东风系列导弹,其射程、精度和突防能力都让各国不得不重新评估局势,这些硬家伙,是中国科技创新体系从追赶到并跑,甚至在某些领域领跑的最好证明。 美国的影响力,也就是全球盟友体系,却开始出现松动的迹象,它搞的单边主义和技术封锁,不仅没能困住对手,反而逼着人家更快地搞自主研发。更要命的是,盟友们的心也开始活络了,欧洲的一些老朋友开始琢磨着减少对美国的战略依赖,亚洲和拉美的国家也在搞多元化合作,不再把所有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 这种全球范围的远离最终迫使美国不得不搞“战略收缩”,把资源和重心撤回本土,这也算是一种被逼无奈了,实在是外部压力太大,也是在默认了自己的全球领导力正在下降,走到今天,世界已经不可能回到过去那个由一个国家说了算的时代了,一个多极化的格局正在成型,谁都得学着适应这个新现实。 对美国来说,如果还抱着旧日的霸主心态不放,忽视内部改革,那再强的军事力量也撑不起门面,真正的出路是向内看,解决自己的问题,接受这个世界的新变化,而对中国来说,实力增长也意味着责任,军事力量是维护世界和平的,一个国家能不能长久强大,看的不是你压制别人的能力有多强,而是你治理好自己内部、并和世界打好交道的能力。 信息来源:观察者网——《克林顿:知道中国取代美国那一天会来,希望到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