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个天门山,国企手里时年入不足200万、负债1.3亿;交给民企运营后,如今仅门票就年入8.4亿,净赚3.1亿。 背后不是什么“点石成金”,而是刀刀见红的效率革命。 民企人工成本率9.8%,而市属国营景区平均是28.4%;同样投资22亿,民企4.7年回本,国企则需11.3年。 更绝的是,天门山敢涨价32%,游客量还年增12%,而有的景区五年不涨价,游客增长却几乎停滞。 这生动说明,好山好水不等于好生意,核心在于机制。 所以,对于那些还在“沉睡”的优质公共资源,是继续让“国家队”守着,还是大胆交给市场去闯? 这笔账,你怎么算?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