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淮海战役胜利的原因是什么?根本上还是解放军的实力超过了国军,而这恰恰是被咱们严重

淮海战役胜利的原因是什么?根本上还是解放军的实力超过了国军,而这恰恰是被咱们严重低估,甚至遗忘的。 一直以来,由于60万打败80万太过深入人心,咱们习惯上以为淮海战役还是以少胜多和以弱胜强,乃至小米加步枪干翻了飞机大炮,其实不然。您就拿淮海第一战-碾庄之役来说吧,首先兵力上,华野已然远超对手。 据战后已改为三野的华野,在淮海战役总结材料上所言,共有“百万以上强大兵力”参加了这次大战,其中华野42万、中野18万与地方部队40万。那鉴于仗主要在华东地界内打得,华东军区部队占40万中的一半,总该可以吧,如此,粟裕手上就有60万以上人马了。 不过,这可能还不是最终数字,因为碾庄战役开打六天后,即1948年11月12日,华东局向中央《关于解决目前山东财政困难的请示》中,明确讲到:"计华野全部四十九万,各军区及俘虏伤兵与起义武装共五十三万...此次淮海战役俘虏冯治安起义人员及我新参军战士...尚未计算在内。" 好家伙,全部百万了,什么概念?就算把俘虏伤兵最大化去掉,也该有七八十万吧,何况野战部队都49万了;另外,华东军区还在不断征召新兵呢。既如此,不管刚开始投入多少,战斗中只要粟大将需要,都可随时补进的。 那再看国军,参加碾庄战役的部队,黄百韬、邱清泉与李弥三个兵团,齐装满员12万、12万与6万,合计30万,不到解放军一半,何况还都缺斤少两呢,比如黄兵团第25军就有一个师在宿县等,那就更少了。啥?留守徐州的孙元良兵团?好吧,没参战也算人头,却依然相差甚远。 再看武器,空军外,华野丝毫不逊,炮火威力犹过之。当时他们有2200多门火炮,其中大中口径火炮347门,且炮弹充足,整个淮海战役打出了61.833万发,日均1.5万发,而在碾庄战役时,更有过一天3万发和45分钟5千发的惊人记录。 正因如此,再加炮弹多为大连建新公司生产,海运过来的,粟裕才会说:“华东的解放,特别是淮海战役的胜利,离不开山东民工的小推车和大连生产的大炮弹”。对了,华野还有一支合计21辆的坦克大队呢,并参加了战斗。小米加步枪?过去式了。 当然实力优势更多还是体现在“质量”上:领袖高瞻远瞩、粟裕们卓越指挥与将士们英勇善战等。如此,国军靠啥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