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霍英东送给志愿军的货物被海盗劫持,他自己也被海盗用枪顶头,霍英东的呼吸仿佛都停滞了,生死一线,他做出了一个决定…… 主要信源:(华商韬略——香港传奇巨商霍英东:在舢板上出生,在“国葬”中离世) 霍英东年轻时经历过不少风浪,但1950年那一次,他真正感受到了生死一线的滋味。 那时朝鲜战争刚爆发不久,西方国家对新中国实施严密封锁,香港作为英国殖民地也被迫参与禁运。 霍英东和一些爱国商人却冒险向内地运送急需物资,包括药品、五金、轮胎等。 那天夜里,霍英东的货船悄悄驶向内地,船上装的是一批重要钢管。 海上雾很大,能见度很低。 突然,一艘快艇迅速靠近,还没等船员反应,几个持枪的人就跳上甲板。 他们动作熟练,显然是老手。 这些人正是横行海上的“天老二”海盗,大多是被打散的国民党残兵,装备精良,连港英水警都不敢轻易招惹。 海盗们迅速控制船上的人,霍英东也被枪指着蹲在角落。 他们抢走全部货物,离开前还警告不准声张。 船到澳门后,霍英东又惊又气,躺在床上半天缓不过神。 但他越想越不服,决定去报警。就在去警署的路上,他偶然看见那批被劫的钢管正在街边售卖。 霍英东当即上前理论,不料一名海盗从身后用枪抵住他。 枪口从后背慢慢往上移,最终顶在他的头上。 那人低声威胁,让他少管闲事。 霍英东顿时浑身发冷,呼吸都快停了。 那一刻,他清楚意识到对方真的会开枪。 他强作镇定,没有反抗,慢慢退后离开。 事后他赶到澳门警署报案,但警方一听涉及“天老二”,就直接推脱不管。 这件事让霍英东更加明白海上运输的危险性,但他没有因此退缩,反而更坚定地继续为内地运送物资。 霍英东1923年生于香港一个水上人家,父亲早逝,家境贫寒。 他很小就辍学打工,做过机场苦力、糖厂学徒,后来靠运煤和挖海沙慢慢积累本钱。 1948年他借钱买下第一艘船,开始从事海运。 朝鲜战争时期,他抓住机会向内地输送紧缺物资。 当时海上走私风险极大。 除了要躲避港英水警搜查,还得应付海盗抢劫。 每次出航前都得用钱打点各路关系,成本很高。 霍英东后来回忆,那三年真正赚到的利润不过一百万港元,与他后来做地产时的收入相比简直微不足道。 他坚持提供优质物资,且从不坐地起价,因此赢得内地信任。 后来才知道,他的主要买家其实是中共主导的南光公司。 华南局对他的爱国行为给予充分肯定。 但也正因为这些事,港英政府对他耿耿于怀。 六十年代霍英东想竞拍地皮时被突然取消资格,商业电话被切断,美国货物被禁售,甚至码头项目也在签约前被踢出。 这些打压持续多年,直到八十年代中央领导人廖承志公开为他正名。 除了商业上的贡献,霍英东还长期支持祖国体育事业。 1984年起他设立体育基金,奖励奥运金牌选手。 他出资建造英东游泳馆,支持北京申奥,2001年申奥成功时他已是78岁老人,却高兴得跳进泳池庆祝。 后来他又捐建水立方,累计为体育事业捐款超过五亿港元。 改革开放后,霍英东积极投资内地,先后兴建中山温泉宾馆和广州白天鹅宾馆。 他坚持不收政府一分钱,还自掏腰包更换损坏的地毯和设施。 他投资开发南沙,把一片荒地变成现代化科技园区,前后亲自考察超过五百次。 2002年,霍英退出澳门娱乐公司,并将全部股份捐给慈善基金会。 他一生捐款超过150亿港元,用于教育、医疗和扶贫事业。 2006年10月28日他在北京病逝,葬礼覆盖五星红旗,港澳两地降半旗志哀。 霍英东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从穷苦孩子成长为爱国企业家,历经风险与挑战,始终不改对祖国的赤子之心。 他晚年常说,自己能参与国家建设,是人生最大的荣幸。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