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一次剿匪战斗中,一战士死死地盯住了女尼姑丰满的胸脯,排长不禁气得青筋暴突:“敢违反纪律,看我不关你禁闭!”谁料,该战士不但不听,更是做出了一个惊人的举动。 1950年初春二三月,浙江宁波鄞县的大桥头村,依旧春寒料峭。空气中弥漫着丝丝寒意,似一层薄纱,轻轻笼罩着这个宁静村落。这里有一座尼姑庵,名叫坚志庵,本该是晨钟暮鼓的清净之地。 可谁能想到,这地方竟成了一个煞神的藏身洞。匪首刘子良,此獠双手染满鲜血,罪恶滔天。谁能想到,这个背负无数人命的恶魔,竟隐匿于此。他过去是国民党的伪县长,沾着青帮的习气,为人凶狠。 早在1940年,他就借着日本人制造的鼠疫,打着“防疫”的幌子大肆搜刮民财。解放后,他更是盘踞在四明山,抢军粮、杀干部,连普通村民和妇女都不放过。 这样一个恶魔,怎么会和佛门扯上关系?这事儿还得从他的一个心腹,瞿阿生说起。这家伙在横溪一家小酒馆喝多了,嘴巴一松,就露了馅。 被抓后,他倒也硬气不起来。作为出了名的孝子,解放军把他母亲请来,亲情加上政策攻心,他的心理防线一下就垮了。他招了,说刘子良可能就躲在大桥头村,跟一个女人有关系。 线索就这么来了。解放军立刻包围了坚志庵,可翻了个底朝天,什么都没找到。 吴排长正欲收队,忽见一名唤作小李的年轻战士,目光如炬,死死地盯着庵主,那眼神似要将对方看穿,丝毫没有移开之意。 这一举动着实惊人。 排长怒不可遏,几近当场发作,他认定这小子的行为严重违反了纪律,心中的怒火如熊熊烈火般燃烧。但小李坚持说,这个尼姑不对劲。 哪里不对劲?一个修行之人,本该是清瘦枯槁的,可这位庵主却体态丰满,面色红润,走起路来也全无出家人的沉稳。这身子骨,根本不像吃斋念佛的人。 排长虽然恼火,但最终还是选择了相信战士的直觉。 第二次搜查开始了,这次更加仔细。很快,他们在禅堂里发现了吃剩的酒肉,这一下就戳破了尼姑庵的伪装。 真正的突破口,是一面墙。战士们挨个敲击墙壁,听到一处声音明显不对,是空的!暗门就在一幅画的后面,也可能是在卧室里,记录有些模糊。门一开,躲在暗室里的刘子良举枪就想反抗,被当场击伤活捉。 案子破了,但最大的谜团才刚刚浮现:那个尼姑,到底是谁?一种说法里,她叫惠恩,是刘子良的受害者。被威逼利诱,甚至还为他生下了一个孩子,因为正处在哺乳期,身体才会那样。 按照这个版本,她也是个可怜人,最终政府只是对她进行了教育,并未追究责任。这听起来,像一个关于宽恕的故事。 但还有另一个截然不同的版本。在这个故事里,惠恩根本不是什么受害者,而是刘子良的情妇和同谋。她主动窝藏罪犯,甚至帮忙看管被抢来的妇女。 这个版本的结局,就残酷多了。她和刘子良等六人一起,被押赴公审大会,然后执行了枪决。这又成了一个关于罪与罚的故事。 一个庵主,两种截然相反的命运。到底哪个才是真相?是历史在流传中走了样,还是不同的讲述者,从一开始就赋予了她不同的身份? 坚志庵的这桩旧案,抓获匪首刘子良只是一个清晰的句号。而关于庵主惠恩的身份与结局,却成了一个巨大的问号,在历史的回响中,久久没有答案。有时候,最复杂的不是罪恶本身,而是人心与人性的模糊地带。 主要信源:浙江人民出版社——《浙江剿匪纪实》,1991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