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机器人走进养老院 养老金融“活水”护航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周亮)人形机器人走进养老院,给老人斟茶递水,还可以开着音乐陪着老人一起跳广场舞,也能为老人家进行按摩理疗……这不是科幻电影里的桥段,而是记者近日在走访深圳市养老护理院时看到的场景。

随着机器人产业的蓬勃发展,养老机器人正成为科技助老的新风口,“机器人+医疗健康”也为养老产业带来想象空间。

机器人赋能养老产业

养老机器人开始走进养老护理院。近日,深圳市养老护理院与星尘智能(深圳)有限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基于技术与场景协同,聚焦AI养老机器人研发、多模态数据训练及智慧照护系统落地应用,探索养老服务新场景。

《2024养老护理员职业现状调查研究报告》显示,我国养老护理人员缺口已达550万。面对这一严峻缺口,科技正被视为破局的关键力量。

“过去养老院服务场景中,面临用工难、用工贵、专业技术培育等难题。现在智能机器人其实可以辅助解决部分问题。”深圳市养老护理院副院长王圆圆对记者表示。

记者还看到,深圳市养老护理院通过数字康养平台,实现了机构、管护人员、老人、家属的信息共享。康养平台链接定位设备、智能床垫、纳米波监测仪等智能设备,24小时守护老人健康。

在广州市番禺区的力之智能科技(广州)有限公司试产车间,记者看到数位工程师在验证脑控康复机器人的功能。

其中,一位工作人员坐在电脑旁边,头戴着脑波识别器,演示着控制一架手臂康复仪器帮助手臂做康复运动。

力之智能创始人谢龙汉对记者表示,脑控康复机器人需要具备脑机智能感知、人工智能决策、人机共融的外骨骼作为执行系统等三项功能,通过脑机交互实时解码患者运动意图,助力中风偏瘫、骨科患者、脊髓损伤患者重建运动神经通路,实现“意念—动作”闭环训练,加速运动功能恢复。

养老产业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金融“活水”滋润。2024年第四季度,力之智能拟申报国家产业基金(基于脑机接口的康复神经调控技术研究),广发银行广州分行积极响应,量身定制金融服务方案,在贷款额度、期限、还款方式等方面进行优化设计,提供1.7亿元授信意向,助力企业申报国家专项基金。今年4月,广发银行积极向其介绍广州市“益企共赢计划”,对其进行贷前调查并制定金融服务方案。最终,广发银行总分支协同作战,为力之智能开启授信审批绿色通道,批复2500万元的综合授信。

记者在广发银行调研发现,该行出台了《广发银行推进养老金融跨越式发展行动方案》,力争到2029年实现各项指标倍增。

“广发银行将加强顶层设计,从考核、授信政策、组织保障等方面强化对养老产业的支持。”广发银行首席信贷官金茜表示,广发银行加速推进“养老金金融、养老服务金融、养老生态金融、养老财富管理、养老产业金融”五位一体矩阵协同发展,聚焦“养老金融数字化转型”形成“5+1”的发展格局,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加快建立养老领域“白名单”融资机制

随着我国机器人产业的快速发展,养老机器人正成为科技助老的新风口。

9月12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民政部办公厅公布智能养老服务机器人结对攻关与场景应用试点项目名单。根据名单,此次试点围绕情感陪护、康复支持、生活照料、移乘转运、辅助行走等10类应用场景,共包含32个智能养老服务机器人项目,包括智能陪护机器人研发与应用、智能康养外骨骼机器人结对攻关与场景应用。

今年以来,广东鼓励企业面向家庭护理、老年照护领域开发高安全性、高交互性机器人,满足生命健康监测、情感陪伴等需求。

今年3月公开的《广东省促进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增进老年人福祉实施方案》提到,智慧养老产品推广和产业集群布局。广东支持智能穿戴设备、居家监护系统等纳入国家推广目录,并在社区、机构开展试点示范,推动AI健康管理平台与养老服务融合。

产业布局的背后,是广东已形成的完整养老产业链生态。广东省工信厅的数据显示,广东已有6814家老年用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覆盖老年医疗器械、康复辅具、智能化设备、营养保健品、服装鞋帽等多个细分领域,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生态。

为进一步破解企业发展的资金难题,广东在金融支持层面再出实招。广东省委金融办有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广东将加快建立养老领域“白名单”融资机制,引导多元化资金支持养老产业。此外广东还将用好国家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政策和省级贴息政策,切实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推动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