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军划出两条红线!从开罗宣言到香山论坛,台海历史脉络一目了然! 9月18日,北京香山论坛上,中国国防部长董军掷地有声:"台湾属于中国的历史和法理事实不容置疑,绝不允许任何'台独'分裂图谋得逞,我们随时准备挫败任何外部武力干涉。"这番话,不只是表态,更是中国对台海历史脉络的清晰梳理。 回望历史,1943年《开罗宣言》和1945年《波茨坦公告》都明确指出,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1945年,中国收复台湾,结束了日本对台湾长达50年的殖民统治。1949年,由于内战,国民党集团退守台湾,但台湾作为中国领土一部分的事实从未改变。 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破冰,美国在《上海公报》中承认一个中国原则。1979年中美建交时,美国在《中美建交公报》中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并承诺"逐步减少对台军售"。1982年《八一七公报》更是明确表示,美国将"逐步减少对台湾的武器出售"。 然而,美国对台政策一直摇摆不定。1979年《与台湾关系法》的出台,使美国对台军售合法化。1992年"九二共识"达成后,两岸关系一度缓和。2005年《反分裂国家法》出台,明确"台独"分裂势力是两岸关系的最大障碍。 从历史角度看,董军的讲话不是突然的,而是延续了中国一贯的对台政策。1950年,美国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干涉中国内政,这一历史教训至今仍深刻影响着中国对台政策。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美国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导致中国未能及时解放台湾,这成为影响两岸关系发展的关键历史节点。 9月18日恰逢"九一八"事变纪念日。董军特别提到"不忘历史教训,不让悲剧重演",将历史与现实紧密联系。他指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核心在于正义的团结超越了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和文化宗教的差异。"这既是对历史的尊重,也是对当下国际秩序的深刻思考。 在南海问题上,董军的表态也体现了历史延续性。中国对南海诸岛拥有主权,这一立场有充分的历史依据。1946年,中国政府派员接收南海诸岛,并在岛上立碑、举行接收仪式,这一历史事实不容置疑。 中国不寻求与任何国家对抗,但也不惧怕任何挑战。董军在讲话中强调:"我们始终专注发展自己。"这既是对历史的总结,也是对未来的展望。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曾评价:"中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连续文明超过5000年的国家,这种文明的延续性本身就是一种力量。"从历史长河看,中国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决心,正是源于这一文明的深厚根基。 董军的讲话,既是对历史的回顾,也是对未来的警示。他指出:"军事力量的定位、军事关系的构建,关乎各国拥有和平还是走向战争。"这句话,道出了当今世界军事关系的本质。 那么,从历史角度看,中美台三边关系的未来走向会如何?您认为,历史经验对当前台海局势的稳定有何启示?欢迎在评论区分享您的见解。 如果您认同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坚定立场,欢迎点赞关注,让我们一起见证中国和平发展的坚定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