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万没有想到,上海,一独居女子独自在家拆包裹时,突然发生低血糖后晕倒在地,结果慢慢醒来后的她竟发现,她养的狗子竟一直躺在她的旁边守护着她。而更让女子没有想到的是,当女子打开监控回看当时发生了什么事情时,竟看到,她家狗子不但一直陪在她身边,并试图叫醒她,期间更是努力的想打开门为女子求救! 9月16日据直播南京报道,张女士一个人生活已经好几年了,和很多都市里打拼的人一样,她的日子说不上孤单,却也充满惯性:上班,下班,回到一个空房间,久而久之,甚至有点习惯了那种冷清。 直到三年前,她在小区楼下捡到了还不到两个月的豆包。那时的豆包骨瘦如柴,腿上带着伤,蜷缩在快递柜旁边啃一块硬面包,张女士原本是去取文件,结果对上了那双湿漉漉的眼睛,心一下子就软了,她弯腰伸手,那只小狗没有退缩,反而小心翼翼地蹭了蹭她的手心。就是那一刻,张女士决定带它回家。 张女士给它取名“豆包”,寓意小巧又可爱。随着时间推移,这只曾经的流浪狗长成了她最可靠的陪伴。她独居的心慌被豆包化解,玄关多了一双狗爪印的小鞋印,餐桌上永远放着准备好的狗粮。 由于她常常工作忙碌,吃饭没规律,所以就有了低血糖的症状,有一次张女士在厨房切菜,突然觉得眼前一黑,差点瘫下去。没等她开口呼救,豆包已经叼着茶几上的糖盒跑了过来,还用脑袋顶她的手,硬是把糖盒推到她掌心里。 那时的豆包才一岁,连玩具都分不清,却记住了“主人头晕需要糖”。这一幕让张女士哭笑不得,也深深震撼。她才意识到,眼前这个小家伙早已把自己放在“要守护的人”的位置上。 故事发生在前不久,那段时间张女士正忙着搬家。房间里堆满了快递和纸箱,她下班一进门,第一件事就是拆包裹。吃饭呢?常常被她往后拖。不是泡面,就是啃两口面包。 那天下午她拆着拆着,忽然觉得脑袋嗡的一声,眼前冒金星,浑身一点力气都没有。还没来得及反应,就直直地倒在了地上。豆包听到声音后几乎是条件反射般地跳了下来,冲到张女士身边。 豆包先是围着她转圈,不停用鼻子拱她的胳膊和脸,甚至焦急地叫了几声,像是在喊:“快醒醒!” 可张女士毫无反应。它急得尾巴直甩,用前爪不断扒拉她的手臂和肩膀。几次都失败后,它立刻跑向门口。 那扇门是按压式把手。平日里豆包就观察过张女士如何开门,这次它竟学着样子,先用鼻子顶,再用爪子扒。一次不行,就再来一次。一次次扑上去,爪子磨得发红,也没停下。可惜门把手太滑,它始终没能成功。豆包于是又跑回张女士身边,把脑袋贴在她胸口,好像在确认她是不是还有呼吸。确定她仍在呼吸后,它又立刻跑回门口,继续尝试开门。 来来回回,整整折腾了二十分钟。直到张女士终于发出微弱的呻吟声,豆包才停下来,乖乖趴在她身边,把爪子放在她手背上,安静地守护。张女士醒来的时候,第一眼看到的就是豆包湿漉漉的大眼睛。那眼神里充满担忧,也夹杂着一点点释然,好像终于等到她醒来,心才放下。 她伸手抚摸豆包的头,狗子轻轻蹭了蹭她的手心,就像是在说:“你终于醒了。”等她缓过劲来,心里反而越来越后怕。一个人住突然晕倒,如果不是豆包……后果不堪设想。 她想知道自己昏迷期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于是忍着疲惫去翻监控。画面里豆包的一举一动,让她眼泪一下涌了出来。那不是“宠物”的动作,而是“家人”的本能守护。张女士抱着豆包哭了很久。她以前常说养狗是为了给自己找个伴,现在才真正明白,豆包早已把她当成必须守护的家人。 这段视频发到网上后,瞬间爆火。评论区里涌进了无数网友,有人直呼“破防”,有人说“这狗子是天使吧”,还有人感慨:“独居的人,养只这样的狗,简直多了半条命的安全感。”许多独居的人表示,看完视频后很有共鸣,有人分享自家猫咪在他生病时守在床边不离开,有人回忆狗狗在他难过时静静趴在脚边。它们或许不懂复杂的道理,却能用最直接的方式传递关心。 同时也有医生和健康博主提醒:独居人士要更加注意饮食规律,尤其是有慢性病史的人,应随身携带药物或糖,甚至可以设置紧急联系人或报警装置。宠物虽然贴心,却不能替代医疗。 张女士后来常说,豆包不是训练有素的工作犬,可它在关键时刻做出的反应,比任何训练都更打动人。那是出于陪伴多年形成的默契和本能。 有人在评论区写道:“收养流浪动物,不只是给它们一个家,也是给自己多一个守护天使。” 这句话说得很对。但同样需要强调的是,养宠物不是一时兴起。豆包能有这样的举动,正是因为张女士三年来始终细心照顾它。宠物的忠诚是回应,它们把全部信任交给主人,前提是主人也愿意承担责任。 回顾整个事件,你会发现,真正打动人心的,不只是狗狗扑腾二十分钟试图开门的画面,而是这背后的“陪伴”。陪伴不是说说而已,而是当你最无助时,它就在你身边。张女士说,每次看豆包,她都觉得心里更踏实。独居生活虽然仍有挑战,但有了这个小伙伴,她更有勇气面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