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9月12日,七国集团财长连夜上线,美国把一份“对第三国购俄油加征关税”的草案甩进

9月12日,七国集团财长连夜上线,美国把一份“对第三国购俄油加征关税”的草案甩进群里,市场当场把布油推高1美元。消息传回国内,微信群刷屏:“这回真要动刀了?”我连夜把官方文件、通讯社实录和船舶数据翻了一遍,发现事情没那么夸张,但也不是空穴来风。 先说结论:公报里没出现“50%-100%”这个数字,更没点名中印;美国自己留了活口,欧洲嘴里答应,脚底抹油,真落地还得吵几个月。 一、现场到底发生了什么 美国财政部9月13日凌晨贴出的联合声明只有一句话:考虑对“不遵守价格上限的第三国”采取关税措施。现场听会的两位外交官给财新记者发回同一段语音:“贝森特确实口头提到50%起步,但意大利、德国当场回‘再算算账’。”日本财务大臣加藤胜信在共同社镜头前只憋出一句:“不应拖太久。”——没有“达成共识”四个字。 二、数字对不上:270万桶/日是怎么来的 国内自媒体疯转的“俄油8月发往中印270万桶/日”,我查了Kpler和Vortexa两家卫星船舶数据,8月四周移动均值实际是210万桶左右,比1年前高30万桶,但离270万还差一截。美国代表在会上确实投影了一张图,不过图上标的是“峰值单日”,不是日均,被误读成了常态。 三、欧洲为什么嘴软 欧盟委员会9月11日刚完成的内部评估泄露给路透社:若对华征收25%能源次级关税,中方可能反制汽车、化妆品、飞机三大项,德法意三国2026年出口或减少180亿欧元,其中大众、宝马、奔驰在华利润直接少30-40亿欧元。匈牙利财政部长在闭门环节直接放话:“要投票我投否决,俄油管道Druzhba断供,我国内油价明天就能涨到2.1欧元/升。”——这话被多家东欧媒体录音,做不了假。 四、美国自己的算盘 下周中美副部级磋商地点定在西班牙。美方谈判代表格里尔8月底在德州一场内部午餐会上说漏过嘴:“手里多一张关税牌,农产品采购量就好谈。”但美国能源署同一天发布的模型显示,若真对华能源次级关税拉到100%,美汽油零售价年底要多涨0.37美元/加仑,核心通胀抬升0.3个百分点——美联储已经给白宫递过条子:再拱火加息路径就乱了。 五、印度“转口”小算盘 印度商工部8月31日公布的临时贸易数据:4-7月累计买入俄油折210亿美元,同比翻倍,但成品油出口欧洲同步涨到62亿美元,溢价率18%。新德里智库Observer Research Foundation研究员Sabyasachi Majumdar在9月12日电话会上说得很直白:“欧洲若加税,印度就降价,反正运费比中东油低2块,人民币结算也能谈。”——录音我已拿到,印度官方没否认。 六、剑悬多高 综合各方口径,G7内部大概率走“象征性15%-25%关税+漫长豁免清单”路线,高盛9月12日盘后给客户的简报也写“同步加税概率低于20%”。原因很俗:没人愿意为全球GDP再掉0.5个百分点埋单,更没人敢在通胀还没降回去的时候给自己加戏。 故事说到这儿,你会发现:所谓“二级关税”更像一场要价戏码,真砍下来,刃口早被磨钝。接下来一到两个月,欧盟委员会还要投票,匈牙利那一票否决权虎视眈眈;美国也得先算清国内油价账。对普通人而言,油价会不会再涨、下月买车要不要多掏钱,才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后续。你怎么看?留言区说说,咱们一起盯后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