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被我们警告之后,加拿大跳出来回应了!在我们军方表示,加拿大与澳大利亚两舰此举属滋扰挑衅,并进行谴责之后,加拿大联合作战司令部发言人萧特尔回应声称,“魁北克城号”正执行“地平线行动”,旨在促进印太地区和平稳定,并支持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 要说清楚这事儿,得先看看加拿大说的"地平线行动"到底是个啥。说白了,这就是加拿大海军在印太地区搞的军事部署行动,2023年的时候取代了之前的"投影行动",说白了就是换了个名字继续在这一带转悠。 有意思的是,加拿大国防部长前些年还特意宣布,要每年往这地区多派一艘军舰,把部署规模从两艘增加到三艘,说是为了扩大地区存在,尤其是在印度洋那边。 可大家都明白,军舰这东西不是观光船,尤其是"魁北克城号"这种哈利法克斯级导弹护卫舰,肚子里揣着不少硬家伙——8枚"鱼叉"反舰导弹、16枚改进型"海麻雀"防空导弹,还有57毫米口径舰炮和"密集阵"近防系统,水下还能发射鱼雷。 更值得说道的是,"魁北克城号"今年可不是第一次在这一带刷存在感了。4月份的时候,它就加入了英国航母打击群在印太活动,9月初还跟菲律宾、澳大利亚的军舰军机一起搞了"联合巡航",菲律宾那边都承认了,这是上个月"波浪-2025"联合演习的延续,用的都是同一批兵力。 这边刚演完习,那边就跑到敏感海域晃悠,完了还说自己是来"维稳"的,这操作实在有点眼熟——就像打完架说自己是来劝架的,谁信啊? 其实加拿大在印太这摊事儿上,一直有点拧巴。他们自己的"印太战略"号称要兼顾外交、安全和经济,可看看负责这事的咨询委员会,14个人里大多是搞经贸的,职业外交官和地缘政治专家没几个。 说白了,加拿大心里打的是经济算盘,想在这地区多做生意多赚钱,但又不敢得罪美国,只能跟着人家的"印太战略"凑热闹,派军舰来撑场面。 这种"又想赚钱又想站队"的心态,让他们特别喜欢说一套做一套——嘴上喊着要"独立的印太战略",实际上却乖乖加入美国牵头的"蓝色太平洋伙伴"机制;一边说经济合作是重点,一边又把军舰派到台海周边搞演习。 就拿这次萧特尔发言人强调的"国际法"来说,这里面的门道可就深了。加拿大说自己是在维护国际法,可他们绝口不提所谓的南海仲裁案早就被揭穿是政治闹剧,更不提自己频繁派军舰过航台湾海峡、在南海搞所谓"航行自由"行动,其实是在滥用国际法,帮着美国搞霸权。 咱们中方早就说得明明白白,作为《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创始缔约国,我们一直认真执行公约,但绝不允许别人拿着公约当盾牌,干着挑衅主权的勾当。加拿大这种"选择性执法"的毛病,说白了就是看谁拳头大就帮谁说话,哪有半点"维护国际秩序"的样子? 更有意思的是,加拿大这些年在印太的军事动作越来越频繁。去年他们就宣布要加强和日本在安全领域的合作,还计划在台湾海峡周边搞演习,当时日本媒体就直言不讳,说这是为了提高针对中国的"威慑力"。 今年2月,"魁北克城号"的姊妹舰"渥太华号"过航台湾海峡时,咱们东部战区全程抵近监视,依法依规进行了处置。现在"魁北克城号"又来了,还说不是挑衅,这话说给谁听呢? 说起来加拿大也是够矛盾的,一方面想在亚太地区赚大钱,和中国等国家搞好经贸关系,另一方面又跟着美国跑,在军事上不断挑衅,破坏地区稳定。 他们自己的专家都看出来了,特鲁多政府这种"依附与独立"的外交政策根本行不通。就像这次,派着满载导弹的军舰跑到中国附近海域,还喊着"和平稳定"。 其实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加拿大这些动作,说到底还是为了给美国捧场。 美国在印太搞"小圈子",拉着盟友围堵中国,加拿大不敢不来,但又怕得罪中国砸了自己的经济饭碗,只能想出这种"军事挑衅+经济求和"的奇葩组合拳。 可这种两头讨好的事儿哪有那么容易?军舰烧的油不要钱?军人的工资不用发?这些钱要是用在国内民生上,或者搞点正经的经贸合作,不比跑到万里之外当"搅屎棍"强? 现在的问题是,加拿大好像还没搞明白一个简单的道理:真正的和平稳定,不是靠派几艘军舰来秀肌肉秀出来的,而是靠尊重各国主权、平等相待谈出来的。 拿着"国际法"当幌子,行"霸权之实",这种把戏早就被看穿了。咱们中方也说得很清楚了,如果加拿大继续这么恣意妄为,继续挑衅,中方必将作出有力回击。 到时候真要是擦枪走火,加拿大怕是哭都来不及——毕竟军舰再厉害,也架不住人心向背,更挡不住历史潮流。要是真为了地区和平好,不如把军舰开回去,多带点企业家来谈合作,那才是正经事,您说对不?
评论列表